阶前嫩绿和愁长,坐忆眠还想。
花红破梦似相怜,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
双莺又向愁人絮,春也知归去。
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
阶前嫩绿和愁长,坐忆眠还想。
花红破梦似相怜,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
双莺又向愁人絮,春也知归去。
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
这首明代沈际飞的《虞美人·春晚》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时诗人的心境。"阶前嫩绿和愁长",以阶前新绿的生长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仿佛这绿色也在与愁苦共长。"坐忆眠还想",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梦境中短暂欢愉的留恋。
"花红破梦似相怜",将凋零的花朵比喻为打破梦境的现实,它们似乎在怜悯诗人的失落,但同时也揭示了春光的无情流逝。"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诗人起身远眺,只见林中的残花败柳,更添伤感,仿佛连自然都在哀叹他的憔悴。
"双莺又向愁人絮",以双莺的鸣叫增添了愁绪,它们的絮语像是在诉说春天的离去。"春也知归去",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迁,春光不再,让人心生无奈。最后,"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诗人自嘲自己因思念家乡而变得像飘泊无定的杨花,流露出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末的孤独、哀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雁齿横桥,鸭头匀水,烟艇旋寻芳渚。
岸柳分阴,砌苔侵雨。依稀旧曾游处。
问人在桐花下,绿窗睡正午。
乍相遇,且休题玉壶情绪,但胜得、鬖鬖漫夸如许。
赋笔总无凭,消几番、春艳迟暮。
东鲁风流,道那日、吴蒙犹敌。
甚江山佳丽,点人凄凉纨素。
新凉时节。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
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
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
雁绳横写,夕阳明处,乱峰残缺。曾倚艇、春江烟阔。
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
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
几时问渡,秦淮听数,旗亭歌阕。
匝地青山,掀天碧浪,总为栎园飞舞。
风日淡、画船锦缆,又疏雨、薄云夹路。
展奚囊、检点烟霞,相期待、红叶黄花未暮。
更鸿雁霜高,葭苇露冷,事事画图堪妒。
翻笑当年都是误。纵梓泽平泉,怎能千古。
天台好、半幅携来,蜀道难、一肩担过。
尽流传、沧桑无数。只云山形影,烟波风度。
任玉勒珠缨,麟符虎节,不向此中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