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湖光山色。风景早如江北。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西下夕阳寒白。
东望暮云凝碧。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
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
荡漾湖光山色。风景早如江北。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西下夕阳寒白。
东望暮云凝碧。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
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湖畔的美丽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湖光山色、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与人的离愁别绪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首句“荡漾湖光山色”,开篇即展现出一幅波光粼粼、山影倒映的湖面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风景早如江北”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对北方景色的怀念,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对比。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嫩绿的芦苇、初生的荻笋、细密的柳丝,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也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则进一步描绘了湖中的景象,汀洲上野鸭成群,生动活泼,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西下夕阳寒白。东望暮云凝碧”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将画面从白天过渡到傍晚,夕阳的寒白与暮云的凝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
“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虽然距离并不遥远,但对于远离家乡的旅人来说,却如同置身于天涯海角,充满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后,“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离别之苦。长亭作为古代送别之地的象征,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借此表达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江南湖畔的美丽画卷,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感慨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十里青山冒雨来,谢家留宿一樽开。
举头忽见云穿月,侧耳遥惊水激雷。
坐久烛花如慰客,饮馀诗草愧非才。
夜深侍寝秋堂上,笑记穷途又一回。
梅弹垂金,柳绵飘雪,绿阴清昼偏长。
画堂初晓,庆寿沸笙簧。
花甲从头再起,任教他、乌兔奔忙。
悬弧旦,才登耳顺,痛饮又何妨。
年年逢此日,新茶新笋,件件堪尝。
喜子能,干蛊孙战文场。
那更闲身自在,且休论、紫绶金章。
人都道,天留老眼,安坐阅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