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义夫母挽词》
《林义夫母挽词》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孟母何曾憾,生前锦轴横。

东征凤毛好,西府玉昆荣。

贝叶忘言处,金床写水声。

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wǎn
sòng / línzhī

mèngcénghànshēngqiánjǐnzhóuhéng

dōngzhēngfèngmáohǎo西kūnróng

bèiwàngyánchùjīnchuángxiěshuǐshēng

shíniántángshàngbēimíng

翻译
孟母从未遗憾,生前家中富饶如锦绣。
她的儿子才华出众,东征西战皆有佳绩。
在静谧的贝叶书卷中,仿佛能听见金床边流淌的水声。
十年来,他在厅堂之上常为宾客,如今一曲自伤悲歌响起。
注释
孟母:指孟子的母亲,这里是对贤母的尊称。
憾:遗憾。
锦轴:华丽的布匹,象征富贵。
东征凤毛:比喻孟子的儿子像凤凰的羽毛般珍贵。
西府玉昆:西府指古代的显赫家族,玉昆形容人才华出众。
贝叶:古时用贝壳做书页,象征知识与智慧。
金床:贵重的床铺,可能指书房或休息的地方。
堂上客:厅堂上的常客,指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悲鸣:悲伤地歌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为悼念其母亲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首句“孟母何曾憾”,以孟母为典,暗示母亲生前没有遗憾,因为她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接下来,“生前锦轴横”描绘了母亲生活的富足和教子有方的形象。

“东征凤毛好,西府玉昆荣”两句,将母亲的儿子比作凤凰之羽、美玉般的显贵人物,赞美他们在仕途上的成就,暗示母亲的教诲起到了关键作用。“贝叶忘言处,金床写水声”则通过想象母亲在宁静的环境中,可能在研读佛经或聆听自然的声音,体现了她的智慧与淡泊。

最后,“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长子,在母亲去世后,十年来常在厅堂回忆起母亲,每当想起她,心中都充满哀伤,只能独自低吟一曲以表达悲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和追思。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游荆溪

铜官之山溪水南,周处庙前多夕岚。

看捲云帆歌白苧,劝尝春酒破黄柑。

长林独往谁能觅,幽事相关性所耽。

若欲避喧那畏虎,尚从地主结松龛。

(0)

题中上人院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0)

酬荅退上人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

嵩丘梦忆诸峰雪,衡岳禅依五寺云。

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

荒村残腊相逢夜,月满鸿多楚水濆。

(0)

谢南平王赐山鸡

五色文章类彩鸾,楚人罗得半摧残。

金笼莫恨伤冠帻,玉粒颁惭剪羽翰。

孤立影危丹槛里,双栖伴在白云端。

上台爱育通幽细,却放溪山去不难。

(0)

渚宫西城池上居

城东移锡住城西,绿绕春波引杖藜。

翡翠满身衣有异,鹭鸶通体格非低。

风摇柳眼开烟小,暖逼兰芽出土齐。

犹有幽深不相似,剡溪乘棹入耶溪。

(0)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

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

未能精贝叶,便学咏杨花。

苦甚伤心骨,清还切齿牙。

何妨继馀习,前世是诗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