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此寒》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此寒》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0)
注释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装绵:添加棉絮。
翻屋:吹动屋顶。
侵晨:清晨。
良可怪:非常罕见。
吾老:我这老者。
酸指:冻得手指酸痛。
耸冻肩:耸起冻僵的肩膀。
萧索:凄凉。
鲜妍:鲜艳。
衾:被子。
疾病缠:疾病困扰。
翻译
虽然立冬已过去十天,但衣物还没添上棉絮。
半夜寒风吹过屋顶,清晨醒来发现船上积满了雪。
这不合时令的景象实在罕见,我这老人更是倍感凄凉。
双手插在宽大的袖子里,手指因寒冷而酸痛,倚着栏杆,冻得肩膀耸起。
我的心情突然变得凄凉,尽管残存的菊花依然鲜艳。
对于那些贫困无被的人来说,这样的严寒恐怕会让他们疾病缠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来临的景象,时间紧逼,却依然没有准备好御寒的衣物。半夜里风暴突然到来,屋顶被掀起,而到了清晨,雪花已经覆盖了整个船只。这非时节的奇寒,让诗人感到十分困惑和悲哀。在这样的严寒之下,即使是年轻力壮的人也难以抵御,只能将手藏在袖中试图保暖,靠着栏杆只得把肩膀抬高以避风。诗中的“枯肠忽萧索”生动地表达了冬日里树木的干枯,而“残菊尚鲜妍”则是对秋天最后一朵菊花依然保持着生机的赞美。末尾两句“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则抒发了诗人对那些没有温暖被褥、只能受寒和疾病困扰者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严冬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序变迁、自然无常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生存困境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充满同理心,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椿桂堂四首·其一

日日高堂笑脸新,五株芳桂拱灵椿。

枝萦非雾根盘石,共阅壶中不尽春。

(0)

题高缙之剑室二首·其二

皇家威德憺遐荒,何物楼兰尚颉颃。

想见诗人攲枕处,云霄中夜有光芒。

(0)

次韵黄簿·其一

先生不著惠文冠,须信论才当价难。

法律剡章真未尽,盍言粹学辈豪韩。

(0)

次韵赵帅寒食四首·其四

夜雨勾芒正主臣,晴云暖霭晓来新。

小軿径趁遨头去,共醉郊园烂熳春。

(0)

枕上

病与仇谋酒作成,药炉又复伴深更。

邻钟自是常时听,才到霜天分外清。

(0)

读商君传二首·其一

大信之信本不约,至诚之诚乃如神。

欲识唐虞感通处,泊然无物自相亲。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