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年》
《中年》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南望青山知不远,五湖春草入扁舟。

(0)
注释
许国:指为国家奉献或效忠。
邯郸梦:借指过去的理想或抱负。
晚岁:晚年,老年。
圹埌游:在广阔的田野间漫游。
南望:向南远望。
青山:青翠的山峦。
五湖:泛指江湖,这里可能象征远方。
春草:春天的草木,象征生机与希望。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隐居或漂泊。
翻译
中年时怀抱着为国家效力的梦想在邯郸度过
晚年时返回家乡,在广阔的田野间漫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许国邯郸梦”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曾在外地做官,对远方的故乡有着无尽的向往之情,而“晚岁还家圹埌游”则描绘了诗人晚年回到家乡,徜徉于山水之间的情景。这里的“圹埌”指的是丘陵起伏的地方,表明诗人的家乡地势多为山丘。

“南望青山知不远”一句通过诗人的视角,传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和对自然的亲近感。诗人站在高处向南眺望,那连绵的青山似乎就在眼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境。

最后,“五湖春草入扁舟”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五湖”通常指的是太湖等大型湖泊,而“春草”则是在春天新长出来的绿色植物。诗人坐在平底船(扁舟)上,四周是葱郁的春草,这种情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的闲适心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梦想与晚年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雪夜怀李公

钟尽灯微拥破衾,长宵独雪伴枯吟。

泥床白满予方卧,疏壁寒飘尔莫禁。

都尉已明三老意,邺侯未了十年心。

何时日出消残窖,洒作人间遍地霖。

(0)

辛卯岁除

辽东何以送残年,自汲寒泉奠昔贤。

子庆挂冠甘永遁,幼安坐榻久将穿。

幸馀坑烬分僧钵,不少山癯问法筵。

谁道西来真有意,漫拈白拂竖空烟。

(0)

得姚雪庵书

暮钟破寺逢君处,瓦钵浮桥乞食归。

别久不知生与死,书来三读是耶非。

鹅城细雨怀孤衲,雁碛残魂忆下帏。

见说弟昆齐向道,何年同掩旧山扉。

(0)

遥哭群玉

客舍无人促膝时,传灯勒鼎总相期。

早知一世心归梦,恨不当年革裹尸。

残墨尚多留白下,孤魂应去到峨嵋。

还思患难君偏切,夜夜天山带雪悲。

(0)

寄茂之二首·其一

髫年见尔蚤登坛,瓦钵藜羹每共飧。

两世交游情更切,七朝耆旧泪难乾。

孤山未得林逋适,后学谁知范叔寒。

料得岁残吟倦后,铁函偷启避人看。

(0)

遥送我存还巢二首·其一

未得临岐别,何堪话别频。

同为黑水戍,况送白头人。

长路悲空橐,还家失老亲。

几多儿女泪,应为洗边尘。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