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佛陀逊禅师》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佛陀逊禅师》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赞

转方作圆,辉今耀昔。龙袖三关,金锤一击。

五十馀年,胁不至席。

逆鳞句,阿谁识,生死观来如戏剧。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佛陀逊禅师的高深境界与非凡成就。

“转方作圆,辉今耀昔”,这两句以几何图形的变化隐喻佛陀逊禅师在佛法上的独特见解与创新精神,既照亮了过去,也引领着未来,体现了其对佛法传承与发展的巨大贡献。

“龙袖三关,金锤一击”,这里运用了龙的形象和武术中的“三关”、“一击”来象征佛陀逊禅师在佛法修行中所达到的高深境界和关键时刻的突破,如同龙舞动其袖,穿越重重难关,一锤定音,揭示了其在禅宗修行中的卓越成就。

“五十馀年,胁不至席”,这句描述了佛陀逊禅师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修行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极高的专注度与自律性,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未曾让身体触及床席,以此展现其坚定的意志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逆鳞句,阿谁识,生死观来如戏剧”,这几句则表达了佛陀逊禅师对于生死的看法,认为生死如同戏剧般变幻莫测,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和戏剧性。这里的“逆鳞句”可能是指那些难以理解或需要深入洞察的佛法教义,强调了理解和领悟佛法的难度,以及佛陀逊禅师对这些深奥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陀逊禅师修行经历和思想境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在禅宗领域内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智慧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自遣二首·其一

悔从阆苑到人间,梦里依稀自往还。

弱水他年如有力,愿浮花片返蓬山。

(0)

台城路.丙辰秋期沈氏庾园礼星设?,感遇成歌示芷渌竹斋昆季

洗车初断浪浪雨,西园顿惊凉早。

网户传镫,瑶奁咒月,下界云軿空杳。灵梭自巧。

柰织锦年华,易催人老。

寂寞琴心,夜深除向阿蛮道。

无聊凭遣酒盏,郁轮袍试按,应被花恼。

鹊镜修眉,虫丝罥带,几处红楼人悄。闲愁似草。

叹络纬秋窗,翠衾谁抱。起看明河,玉绳天际晓。

(0)

辛夷

墙角辛夷一尺高,花开如雪复如毛。

红衰绿减自兹始,忌雨嫌风毋乃劳。

既以阴多长虫蚁,更兼地僻杂蓬蒿。

同时僵李能相待,侥倖偏输露井桃。

(0)

漫兴

已办青鞋更绿蓑,掉头真欲钓烟波。

春风骑竹红颜少,秋雨生苔白骨多。

世事朝三同暮四,人生对酒胜当歌。

东游试问淮南米,兼访吟梅水部何。

(0)

三姝媚.报恩寺塔用史梅溪韵

青红鳞绣瓦。遍珠宫花雨,六时飘洒。

龙鬼毰毸,挟金盘千尺,舞空而下。

绝顶凭虚,应望见、钟陵石马。

只恐阑边,一派罡风,裂人衣衩。足底江流日夜。

听商船玉树,几时歌罢。

如此江山,被纤儿贱卖,不曾论价。

断岸斜阳,何处梦、当年王谢。

多少齐梁旧恨,对伊吟写。

(0)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一

滂沱老泪洒空林,谁和沧浪诉郁森?

总向沉灰论早晚,空于墨穴算晴阴。

皇天那有重开眼,上帝初无悔乱心。

何限朔南新旧鬼,九疑山下哭霜砧。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