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
三谏未终先窜逐,一身虽贱系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
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
三谏未终先窜逐,一身虽贱系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洙写给友人唐子方的,表达了对唐子方忠诚为国、不顾个人安危的敬佩之情。首句“子方簪笔侍丹墀”,描绘了唐子方在朝廷中专心致志的形象,暗示其忠于职守。接着,“忧国忘家世所知”赞扬了他的高尚情操,他将国家利益置于家庭之上,世人皆知。
“三谏未终先窜逐”暗指唐子方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但他的坚韧不屈并未因此停止,显示出其人格的坚定。“一身虽贱系安危”进一步强调了他即使身处困境,仍牵动着国家的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运用比喻,将唐子方比作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瑰宝和坚贞不屈的松树,赞美他的纯洁和刚直。
最后两句“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以秋天的荆楚大地和贾谊祠为背景,寓言般地邀请朋友去凭吊贾谊,意在鼓励唐子方要有贾谊那样的才智和勇气,继续为国为民发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高尚品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