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朱冠碧树鸡,未鸣先下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
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翠羽朱冠碧树鸡,未鸣先下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
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这首《晓别》由唐代诗人张祜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翠羽朱冠碧树鸡,未鸣先下短墙啼”,以一只未鸣即啼的公鸡作为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公鸡的羽毛如翠绿的翡翠,头戴鲜红的冠,站立在碧绿的树梢之上,还未啼鸣便已发出啼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接着,“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两句,将视角转向室内与室外,通过“谢女”的敛眉和“萧郎”的马嘶,展现了离别前的微妙情感。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谢女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才女谢道韫,而“萧郎”则借指离别的对象,通过马嘶的声音,渲染出离别时的不舍与哀愁。
“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描绘了离别时刻的环境氛围。斜斜的银河中点缀着繁星,夜色渐深,烛光即将熄灭;淡淡的烟雾中,残月映照着花丛,一切都显得朦胧而凄美,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伤与浪漫。
最后,“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将场景推向高潮。景阳宫中的晨钟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必然。主人公默默垂鞭,踏上柳堤,独自一人走向远方,背影渐渐消失在晨光之中,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力。
羽族本平天,逸翮较亲上。
双鸽馈东邻,儿童诏能养。
左掩知两雌,匪匹颇相向。
顾兹乳且雏,紫善雄杰相。
惜欠爪牙材,敢与鹰鹯抗。
架上鹦鹉影,林间鹁鸪唱。
嗟尔太无能,凌霄却谁仗。
金萏酒拨醅,烹鲜一供饷。
时节逮花朝,百卉舒韶光。
驻跸有馀暇,爰再游山堂。
远迎坡梅红,近拂堤柳黄。
夹堤多名园,时复一徜徉。
遇佳辄留题,好乐亦戒荒。
画舫不知遥,至止大明旁。
迥出适所逢,试问因何芳。
地胜究以人,睪然怀欧阳。
既乃怵然惧,得毋诮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