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瓶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瓶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势至观第十一》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势至菩萨的形象。诗中强调了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在形量上的相似,都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无尽的慈悲。特别提到了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所持的宝瓶,这个宝瓶象征着智慧和光明,瓶中盛满了无数的佛法之光,展现了佛事的庄严与神圣。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势至菩萨的敬仰和对佛法智慧的赞美。
澄江虽近不容亲,亦是人间可喜人。
枯木岩前有岐路,一杯浊酒自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