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廪縻金气自和,政声谁为勒嵯峨。
牛羊垄上饥民绝,鹅鸭池边勇士多。
振廪縻金气自和,政声谁为勒嵯峨。
牛羊垄上饥民绝,鹅鸭池边勇士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景象,诗人以郑守的原韵为基础,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的关注。"振廪縻金气自和",这里的"振廪"指的是打开粮仓济贫,"縻金"象征着政府的财富用于救助,整个画面透露出和谐的气息。"政声谁为勒嵯峨",意思是说良好的政治声誉是由那些公正施政的人赢得的,"嵯峨"形容政绩显著。
接下来两句对比鲜明:"牛羊垄上饥民绝",意味着田间不再有饥饿的百姓,反映出政策的成效;而"鹅鸭池边勇士多"则暗示了社会安宁,因为富裕的生活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投身于保护和建设家园,成为勇士。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赞美了公正的治理带来的社会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体现了诗人对于良好社会治理的理想追求。
傍山带流卜幽居,虬松偃蹇环轩除。
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
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
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
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
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
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
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
青门桥南二月时,青门城北梨花飞。
忽闻啼鸟道乡信,应念行人何日归。
东风一夜青门道,客舍萧条但春草。
远树苍茫感客情,遥山寥落伤怀抱。
酒幔高楼日未斜,参差桥上几人家。
钓鲈潮落见归雁,螺女春深起暮鸦。
此中回望南天路,抚剑悲歌水东去。
欲问红楼醉别时,正是青门忆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