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嶂叠叠西南驰,上下佛宫筋力疲。
一樽欲与鲁山醉,怅望车马来何迟。
青嶂叠叠西南驰,上下佛宫筋力疲。
一樽欲与鲁山醉,怅望车马来何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西南行进途中,面对连绵起伏的青山,感受到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首句“青嶂叠叠西南驰”,以“青嶂”形容山峦,以“叠叠”表现其层峦叠嶂之态,而“西南驰”则赋予了山脉动态感,仿佛它们正向西南方向延伸不息。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行旅的艰辛。
接着,“上下佛宫筋力疲”一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佛宫。诗人或许是在长途跋涉中经过了许多供奉佛像的寺庙,这些地方虽为心灵的慰藉之所,但连续不断的攀登却让他的体力逐渐消耗殆尽。这不仅体现了旅途的劳顿,也暗含了对精神追求与身体极限之间关系的思考。
“一樽欲与鲁山醉”中的“一樽”指的是酒杯,这里借指饮酒之意。诗人表达了想要与友人鲁山一同畅饮的愿望,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旅途的疲惫和孤独,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怅望车马来何迟”则透露出一种遗憾和期待未果的情绪。诗人可能是在等待鲁山的到来,共同享受饮酒的乐趣,但车马迟迟不来,使得这一愿望未能实现,留下了一丝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旅行中的自然美景与个人心境的微妙变化,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瞬间的珍惜。
五年职翰林,四年涖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閤,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馀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青宫长,始来游此乡。
裴回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老与病相仍,华簪发不胜。
行多朝散药,睡少夜停灯。
禄食分供鹤,朝衣减施僧。
性多移不得,郡政谩如绳。
仁风膏雨去随轮,胜境欢游到逐身。
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独咏窗中岫,柳恽单题汀上蘋。
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