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欧阳大监游庐山》
《送欧阳大监游庐山》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

案牍乍抛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

(0)
注释
庐山路:庐山的道路。
夫君:丈夫。
案牍:公文。
乍抛:突然放下。
公署:官署。
林泉:山林泉水。
暑天秋:夏日末尾的秋天。
陶石: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
庾楼:古代的楼阁。
萧然:清冷寂静。
长往:长久隐居。
悠悠:悠长无尽。
翻译
每家门外都是庐山路,只有丈夫请假去游玩。
刚刚放下公文离开官署时已傍晚,接近夏日的山林泉水边。
在海边尽头遇见陶渊明般的隐士,江面月圆时登上庾楼赏景。
这次离去心境宁静,适合长久隐居,人世间的事哪样不是悠长无尽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送别心爱之人的情景。她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深切思念和淡淡哀愁。诗中“家家门外庐山路”一句,便设定了整个送别场景,给人以亲切感,仿佛读者也能听到远处庐山的呼唤。

接下来的“唯有夫君乞假游”,透露出女子对丈夫离去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这里的“乞假”二字,更添几分哀婉,彷彿能听到女子低声的请求,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温暖又带着淡淡忧伤的情愫。

在诗的后半部分,“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两句,以景物描写烘托出离别之情。这里的“海潮尽处”和“江月圆时”,不仅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更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于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最后两句“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则是女子心中对丈夫离去后的无尽思绪。这里的“萧然”和“悠悠”,都是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抒发,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种种哀愁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活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图景。诗中蕴含着深情与淡漠、留恋与放手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是一首极富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寄寿牟提刑献之巘·其二

乃翁曾记脱靴亭,直节高风有宁馨。

知命时年弃轩冕,传心学问本家庭。

饱餐霅水仍苕水,高揭文星更寿星。

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涧愧负山灵。

(0)

寄平江王元俞治中并呈孟君复总管

两玉人俱出相家,一时顿有富才华。

登楼赋咏追王粲,落帽风流致孟嘉。

未肯一茎生白发,相逢九日醉黄花。

苏台欲往何由得,独立吴山眺晚霞。

(0)

晓枕

春来何事客江城,攲枕怀人意屡惊。

遥夜欲明风雨止,老人无睡鼓钟清。

苦难辞酒真成病,强欲酬诗曲徇情。

竹密花浓归去好,万山深处听莺声。

(0)

茅田汪王庙

殿阁犹如许,兵戈岂不无。

终然香火在,直与子孙俱。

绪德垂千古,全功保一隅。

唐陵已烟草,谁作降神巫。

(0)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十八

远石疑堪取,层崖试共登。

偶游梵王舍,略话祖师灯。

怪象撑狞盼,残碑拓坏棱。

世间何不有,巢贼亦斋僧。

(0)

怪梦十首·其八

三朝前谷雨,寒甚过时谋。

夜短鸡声早,春阑燕语愁。

独行仍独坐,难去又难留。

粗守持身法,坚城护百楼。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