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曾记脱靴亭,直节高风有宁馨。
知命时年弃轩冕,传心学问本家庭。
饱餐霅水仍苕水,高揭文星更寿星。
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涧愧负山灵。
乃翁曾记脱靴亭,直节高风有宁馨。
知命时年弃轩冕,传心学问本家庭。
饱餐霅水仍苕水,高揭文星更寿星。
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涧愧负山灵。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寄寿牟提刑献之巘(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寿辰的祝福和自己的人生感慨。
“乃翁曾记脱靴亭”一句,通过提到过去与朋友共同在脱靴亭的往事,展现了深厚的情谊。“直节高风有宁馨”则描绘出朋友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因为他的品格如同清新的花香。
“知命时年弃轩冕”表明诗人对自己晚年的自我认知,放下了世俗的荣华富贵。“传心学问本家庭”则强调了对内在修养和学问的重视,以及这份修养是来源于家风。
“饱餐霅水仍苕水”一句,通过对饮食的平淡描述,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接受与享受。“高揭文星更寿星”则是在祝愿朋友的学问如星辰般灿烂,并且期望他能长命百岁。
“我亦七旬乃雌甲”表达了诗人的年龄和自己的生肖,而“林惭涧愧负山灵”则是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觉得自己未能完全领悟大自然的奥秘而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人生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