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十九》
《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十九》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荆州已失国西门,北府兵来鼓角翻。

陵墓不移钟簴在,有人流涕望中原。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的《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系列中的第十九首。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首句“荆州已失国西门”,点明了地点和背景,荆州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其失去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变化。接着,“北府兵来鼓角翻”一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鼓角声声,战事不断,反映了动荡的时代背景。

“陵墓不移钟簴在”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的深处,陵墓虽已荒废,但钟簴(古代乐器)犹存,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仍在,提醒人们不忘过去。最后,“有人流涕望中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大地的深情向往,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新荷

园林春去后,幽景属池塘。

过雨钿犹小,吹襟风已香。

莫期包作馈,好待集为裳。

太极翁何在,花时爱敢忘。

(0)

癸酉元日

一声爆竹又惊春,荼垒中间写此心。

忽忽行年周六甲,便便痴腹拟三壬。

酒泉郡里宁甘饮,饭颗山头尚苦吟。

强健得閒元是福,何妨终老住云林。

(0)

山居

村翁习性不浮华,只种桑麻不种花。

闻道野梅开欲遍,好分春色过山家。

(0)

颜孝子乌墓

人伦风化自孝始,我怀义乌颜氏子。

昔从书传闻其名,今来浙东入其里。

未入里先见路碑,高冢巍然云树里。

犹有群乌绕墓飞,或者神乌长不死。

衔土伤吻土亦亦,乌血凝成墓山紫。

今古人人皆有亲,负土葬者岂独此。

如何感召到山禽,须就人心推物理。

生前服劳情自苦,亡后附身哀靡已。

天地悯怜鬼神泣,无知羽族有所使。

父子茔域永相依,白云深处精灵起。

风吹草卉即莱衣,溪浮蘋藻为甘旨。

千秋万古此经过,谁人眼不泪如水。

(0)

游大玲珑小玲珑

小玲珑,大玲珑,平林突起群玉峰。

霜铏剪取碧磈䃬,雷斧凿破青嵌崆。

自有此山生此石,鬼削天劖更无迹。

泗滨浮出瑞玉磬,周庙横陈古苍璧。

苍官俨冠剑,翠官披琅玕。

好风吹月来,光动九琳轩。

守庵道人形野倨,白领方袍草为屦。

颇奇二士入洞来,引向高亭最幽处。

他山岂无石,弄假不似真。

平泉马鹿迹何在,南墅甲乙名灰尘。

说真辩假无时了,山童隔竹敲茶臼。

(0)

南之山丛丛,桂树生也直。

朱华自成林,不杂众芳植。

上有青鸾栖,因之为羽翼。

移根上林苑,零露滋晓色。

岂不罹凝寒,高标竦孤特。

丹心能自渥,身性不加饰。

所以离骚词,嘉其秉炎德。

相观穹壤间,人统形气识。

阳根为刚明,阴质为闇塞。

灵均莫能招,聊与花辩惑。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