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推事业皆归命,空有文章自满家。
借使牛羊虽有责,岂于凤鸟独无嗟。
人留孟子皆非道,客议扬雄正自哗。
贤哲相望每千古,得逢犹说与时差。
已推事业皆归命,空有文章自满家。
借使牛羊虽有责,岂于凤鸟独无嗟。
人留孟子皆非道,客议扬雄正自哗。
贤哲相望每千古,得逢犹说与时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事业成就的自豪,以及对外界评价的不屑一顾。"已推事业皆归命,空有文章自满家"两句显示出诗人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感到满足,但在世俗的事业上却已经看开了,不再追求。"借使牛羊虽有责,岂于凤鸟独无嗟"则是说,即便平凡如牛羊的生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更何况是如诗人这般才华横溢之人呢?这是对自己才华的一种肯定。
接着,"人留孟子皆非道,客议扬雄正自哗"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文学批评的态度。这里的“孟子”指的是《孟子》,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而“扬雄”是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擅长写作和辩论。这两句是说,无论是留守传统(如孟子的道德观)的人还是喜欢评议他人(如扬雄的辞赋),诗人都不认同,他们都在自顾自地说着自己的话。
最后,“贤哲相望每千古,得逢犹说与时差”则是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贤良之士的怀念,以及对于能否遇见理解自己的人的感慨。这里的“贤哲相望”指的是历史上的智者互相观察,而“每千古”意味着这种情景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发生。而“得逢犹说与时差”则是在说,即便是遇到了能够理解自己的人,也往往因为时间的错位而未能充分交流,这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以及对于外界评价不以为然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历史的孤独感。
白首沧洲客,陶然得此生。
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乍见还州里,全非隐姓名。
枉帆临海峤,贳酒秣陵城。
伐木吴山晓,持竿越水清。
家人恣贫贱,物外任衰荣。
忽尔辞林壑,高歌至上京。
避喧心已惯,念远梦频成。
石路寒花发,江田腊雪明。
玄纁倘有命,何以遂躬耕。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州多。
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
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
一出西城第二桥,两边山木晚萧萧。
井花净洗行人耳,留听溪声入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