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
《金缕曲.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

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

把秋字心头遍画。

我比斜阳行更远,奈寒鸦尚隔斜阳外。

还不了,蹇驴债。天涯总是愁先在。

感明朝坠鞭京洛,挂帆江海。

沽酒离亭寻冷伴,惟有枫人红醉。

曾见否词仙墨洒。

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

教说与,定憔悴。

(0)
鉴赏

这首词以"浮生"起笔,描绘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将青山、白云比喻为永恒不变的事物,反衬人生如过客。"十载歌离兼吊梦"表达了词人十年间的漂泊与情感纠葛,"沈家衣带宽"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疲惫。

"秋字心头遍画"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悲凉,他比夕阳还要孤独,寒鸦的遥远更增添了寂寥。"蹇驴债"暗指未了的心愿或债务,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追忆和未来的迷茫。

"天涯总是愁先在"直抒胸臆,天涯何处无愁,词人感叹明天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坠鞭京洛"和"挂帆江海"描绘出他即将离开靖州的场景。在离亭买酒,寻找冷落的同伴,只有枫叶的红醉能稍解忧愁。

"词仙墨洒"可能指的是词人的文采,词人询问那封亲笔书信寄往何处,希望能早日与湘川(湘江和湘水)相会,共享清凉。最后,词人以"教说与,定憔悴"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自己憔悴心境的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飘零之感和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越台书感

漠漠南云倦眼开,十年三度此登台。

地随落日天边尽,人共秋潮海上来。

木石尚留仙佛气,江山不称霸王才。

倚阑欲遣茫茫感,更向何人借酒杯!

(0)

寄台湾栎社诸子,兼怀颂丞二首·其一

柏庄谁拾燹馀文,栎社重张劫后军。

九十九峰依旧好,尽携豪笔写秋云。

(0)

杂诗四首答郑生·其四

鶢鶋集鲁门,不乐钟鼓养。

鹦鹉虽人言,常有陇山想。

桑扈啄场粟,得食自俯仰。

岂愿为燕雀,处君高堂上。

笼禽厚予食,虽饱神不王。

谢安卧东山,不慕为晋相。

马援困浪泊,乃悔为汉将。

将相岂不佳,达者非所望。

中原昔龙战,三顾起葛亮。

尽瘁五丈原,躬耕失高尚。

圣人志行道,固不计得丧。

蜚鸿已贻辱,衰凤复腾谤。

归对山梁雉,时哉发叹怅。

(0)

戏为张叟题麻姑进酒图·其二

多恐麻姑鬓亦霜,蓬莱清浅海栽桑。

还丹要乞馀杭姥,三少鸡皮却老方。

(0)

王寿山诗十首·其十

万方多难此登临,满径幽兰石气阴。

欲把离骚当梵唱,谶除香草美人心。

(0)

答敬南见赠,次原韵·其一

一石天下才,敢云独八斗。

郁郁信陵君,平生付醇酒。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