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河水落,出?石齿齿。小舟费推移,一步如一里。
趺坐矮篷下,低头不敢起。
明日且肩舆,从容看山水。
玉山河水落,出?石齿齿。小舟费推移,一步如一里。
趺坐矮篷下,低头不敢起。
明日且肩舆,从容看山水。
这首诗描绘了玉山河水退去后,河床裸露,石齿交错的景象。诗人乘着小舟,每移动一步都如同行进了一里之遥,可见水位下降之明显。舟行艰难,诗人只能在矮篷下趺坐,低垂着头,不敢轻易起身,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敬畏。
次日,诗人选择乘坐轿子,缓缓前行,以便从容地欣赏沿途的山水美景。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其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谦逊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每爱昭亭傍,清滩石可数。
两岸脩竹林,孤城严晚鼓。
自辨越人言,难廋楚乡语。
郭门春聚船,江贾无多取。
秦爱商于地,信美洛水南。
银铅与丹砂,凿山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春浦杨花撩乱飞,春江鲚鱼来正肥。
采石新林儿女去,茭白蒲牙艇子归。
归令煮鱼不得熟,已望使君船上矶。
上矶亦不待潮应,争牵篾缆泥污衣。
姑熟溪头槌大鼓,红抹靴刀趋俯偻。
牙兵可拟岸傍芦,森森甲立雄南土。
更得西州谢法曹,新咏定多传乐府。
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梅生不量仰天问,神官夜梦言语周。
日月是天之两目,忽然生瞖无药瘳。
只知泪滴为赤子,赤子岂误天公忧。
天公哭??,洒涕落九州。地祇不敢安,泥潦已没头。
乃因从容诘神官,后稷今在帝所不。
从前后稷知稼穑,曾以筋力亲田畴。
曷不告帝且辍泣,九谷正熟容其收。
早时不泣此时泣,忧民欲活反扼喉。
神官发怒髭奋虬,下士小臣安预谋。
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鸠。
结交时未久,情亲心已照。
氛埃外自遣,风月还同调。
复与任浮沉,未尝趋近要。
以此虽处贫,宁防俗者诮。
今将辞我去,尽日来谈笑。
穷巷敞茅茨,高言出廊庙。
且作朱韨行,聊能发光耀。
当亦就铜墨,远之江海徼。
山郭寂无喧,云川不妨钓。
所嗟胡越人,千里烦登眺。
桃花夭红竹净绿,春风相间连溪谷。
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徐熙下笔能逼真,茧素画成才六幅。
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疏有直曲。
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惊俗。
从初李氏国破亡,图书散入公侯族。
公侯三世多衰微,窃贸担头由婢仆。
太学杨君固甚贫,直缘识别争来鬻。
朝质绨袍暮质琴,不忧明日铛无粥。
装成如得骊颔珠,谁能更问龙牙轴。
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长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