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在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在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芙蓉台》,描绘了一幅秋日芙蓉盛开的静美画面。首句“芙蓉花开秋水冷”以冷秋之水反衬芙蓉的娇艳,次句“水面无风见花影”则通过平静的水面映照出花的倒影,展现出芙蓉的清丽和宁静。接下来,“飘香上下两婵娟”形容芙蓉香气四溢,如仙女般婉约,而“云在巫山月在天”则借景抒情,寓含着高洁的意象。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芙蓉台的环境,“清澜素砾为庭户”写出了水波荡漾、洁白的砂石如同庭院的景象,而“羽盖霓裳不知数”则运用华丽的比喻,暗示台上的繁华与热闹。台上的游人欣赏着美景,流水潺潺,亭亭的柱脚插满了鲜花,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阑边饮酒棹女歌”描绘了宴饮欢歌的场景,而“台北台南花正多”则强调了花的繁盛,寓意着生活的富饶和欢乐。最后两句“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主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芙蓉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芙蓉台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翰林两仙人,偶来听风竹。
萧萧玉千竿,采采绿一掬。
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独。
嗟余长十年,所至恋三宿。
径当还笏归,奚俟揲蓍卜。
夜郎与儋耳,老大费往复。
宜州殿其后,路险车又覆。
山中采芝去,舍下炊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