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和·其三》
《三和·其三》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交疏认鹿为山友,客少呼猿作野宾。

藏手泽书惭忝祖,食躬耕粟耻求人。

腹无点墨宁非懒,腰有重金未是贫。

已把朝冠挂神武,终身一幅华阳巾。

(0)
注释
交疏:稀疏。
认鹿为山友:误以为鹿是山中的朋友。
客少:客人稀少。
呼猿作野宾:呼唤猿猴作客人。
手泽:祖先的手迹或遗物。
惭忝祖:感到羞愧,愧对祖先。
食躬耕粟:自食其力,亲自耕种。
耻求人:以求人帮助为耻。
腹无点墨:肚子里没有学问。
宁非懒:难道不是懒惰吗。
腰有重金:腰缠万贯。
未是贫:并非贫穷。
朝冠:朝廷的官帽。
神武:指皇帝或朝廷。
华阳巾:古代隐士常戴的头巾。
翻译
稀疏的树林中错认鹿为山中的朋友,客人稀少时唤猿猴作野外的宾客。
羞于展示祖先的手泽,因为自己没有学问;以自食其力为耻,不愿向他人求助。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怎能说是懒惰?腰间虽有重金,并非真正的富有。
已经摘下朝廷的官帽挂在神武之处,余生只想穿着一幅华阳巾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三和·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独特的隐逸情怀和生活态度。

"交疏认鹿为山友,客少呼猿作野宾。"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人在林间寂静之地,与鹿相识成为了朋友;由于人迹罕至,他便以猿为伴,这种境界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藏手泽书惭忝祖,食躬耕粟耻求人。"

这里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与内疚。他认为自己的书法不如先祖,因此感到惭愧;同时,他通过自己劳作(食躬)获得粮食,不愿向他人乞讨,这体现了诗人独立自强的品格。

"腹无点墨宁非懒,腰有重金未是贫。"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心态。虽然腹中没有文学创作(点墨),但这并不代表懒惰;虽然腰间有重金,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会因此变得贪婪或依赖。

"已把朝冠挂神武,终身一幅华阳巾。"

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放弃,他将象征官职荣耀的朝冠悬挂在神武之处,不再追求;同时,他终身只有一方华阳巾,这象征着他对物质生活的简朴与满足。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与李衢州峄四首·其二

跨驴冲晚背常山,急雨飞来瞬息间。

问讯元从禹迹洞,我家虽近却愁悭。

(0)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其八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

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0)

三十六峰如不到,青山还似不曾游。

(0)

登杭州冷泉亭

天竺峰西月几层,亭孤应忌俗人登。

山光晓射闻猿客,泉影秋摇倚树僧。

微雨洒台青有点,片云生石冷多棱。

斜阳更起题诗兴,还喜重来或未能。

(0)

寄杨埙

闭门苔自长,春恨极天涯。

落日山横水,空城雨过花。

断狂曾避蝶,多病更闻蛙。

江上无消息,风吹渡柳斜。

(0)

郊居言事

断径危桥积藓痕,闭关终与俗尘分。

深秋鹤影临池见,静夜棋声隔水闻。

山榻病来谁寄药,石床僧去独看云。

閒吟閒醉慵开眼,门外寒虫叫日曛。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