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二》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舒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风吹雨脚细于丝,泠暖浑如寒食时。

不待千山消尽雪,小红已到杏花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所作的《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雨的特点和早春的气息。"风吹雨脚细于丝",形象地比喻雨滴轻盈,如同丝线般纤细,描绘出春雨的柔和与绵密。"泠暖浑如寒食时",则暗示了雨后的微凉与温暖交织,仿佛寒食节(清明前一两天,天气多变)的气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渐行渐近。

接下来,诗人以"不待千山消尽雪"表达对春意的期待,即使高山上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但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来到。最后一句"小红已到杏花枝"更是点睛之笔,"小红"代指红色的杏花,暗示杏花已经开放,春天的色彩已经开始点缀枝头,预示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雨初至、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敏感观察。

作者介绍
舒亶

舒亶
朝代:宋   号:懒堂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生辰:1041-1103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猜你喜欢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四

寥阳殿上步黄金,一落颠崖地狱深。

苏武窖中偏喜卧,刘琨囚里不妨吟。

生前已见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萨心。

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0)

小三洞·其三

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

倚树老僧闲洗钵,碧桃花落涧泉香。

(0)

元日

去年元会立班时,簪绂光辉与礼仪。

今日洺川逢岁旦,延留宾客乐昌期。

朝云暖润轻阴散,晚日融明瑞景迟。

遥念皇州春色早,宫花欲发万年枝。

(0)

贺新郎.赵娶温氏

路入蓝桥境。忆当年、云英来会,玄霜捣尽。

争似温公风流婿,一笑欢传玉镜。

便胜似、琼浆玉饮。

自是振振佳公子,冰肌玉骨相辉映。

一对儿,好厮称。夜深银烛交红影。

雀屏开、凤帷拥绣,鸳衾铺锦。

雨意云情应多少,梦到巫山一枕。

好语向、耳边频听。

但愿来春青云路,管一枝、青桂嫦娥近。

闻早寄,凤楼信。

(0)

暮春感怀·其二

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频。

(0)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其三

丛云霭晓光,湛露晞朝阳。

天文天景丽,睿藻睿词芳。

玉庭散秋色,银宫生夕凉。

太平超邃古,万寿乐无疆。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