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湘娥泪不乾,南薰谁想又承欢。
炎天似爱冰肌好,日暮翻疑翠袖寒。
脉脉闺情羞粉黛,依依青梦倚琅玕。
可怜一榻风漪满,犹忆虚庭宿凤鸾。
万古湘娥泪不乾,南薰谁想又承欢。
炎天似爱冰肌好,日暮翻疑翠袖寒。
脉脉闺情羞粉黛,依依青梦倚琅玕。
可怜一榻风漪满,犹忆虚庭宿凤鸾。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竹夫人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幽怨的画面。诗中的"湘娥"象征着湘妃,古代传说中因悲悼舜帝而哭泣的仙女,这里可能暗示着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南薰"代指竹夫人,竹制的寝具,它在炎炎夏日里似乎能感受到主人的冰肌玉骨,给予清凉,但到了日暮时分,主人公却感到竹夫人也感受到了她的寒意,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脉脉闺情羞粉黛"一句,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写出了女子含蓄的闺房情感,羞涩而不愿直接流露,连脂粉黛眉都显得不好意思。"依依青梦倚琅玕"则描绘了她在梦中依靠着竹夫人,寄托着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两句"可怜一榻风漪满,犹忆虚庭宿凤鸾"更是点睛之笔,以满床的微风吹动竹夫人,如同波纹荡漾,象征着主人公心中难以平息的情感涟漪。她还怀念着往昔与伴侣在庭院中共度的美好时光,如同凤凰和鸾鸟般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竹夫人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深沉而缠绵的闺中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树转晴光,逗纤云、又著丝丝残雨。
芳辰细数,误了听莺佳绪。
文园病起,渐消瘦、柳嫣花妩。
幽径里、风约帘波,剩得篆烟浓聚。纹纱网虫牵处。
怪兜红挂绿,都成情缕。闲熏麝鼎,润缓旧时琴谱。
梅阴倦枕,怕香梦、暗招春妒。
空自倚,邀月东阑,笑和燕语。
天宝当全盛,犹记旧宜春。
繁华最称南国、花柳斗尖新。
歌舞六朝门巷,金粉千家烟雨,楚润好精神。
我始欲愁笑,何事近黄昏。秋风起,人世改,换朱门。
后庭一曲、不应恰向我时闻。
重见白头遗老,细数新亭旧事,此际黯销魂。
仆本恨人耳,掩泪对青樽。
日日愁生,赖有此、枕中之夜。
我梦见、大千境界,无非假者。
花月春江堪舞蝶,烟波瀚海能骑马。
尽神游、万里姿逍遥,阆风野。邯郸道,何潇洒。
阳台下,何妖冶。但逢场作戏,机心都化。
乌有先生相对好,亡何乡里归休罢。
奈一声、鸡唱又天明,愁来也。
铸错难成,空赢得、头颅如许。
君不见、此中有鬼,英雄无主。
世事梦回关塞月,文章泪尽潇湘雨。
叹茫茫、宇宙此身多,无归处。山岩里,聊容与。
竹林下,方延伫。但看他白眼,科头箕踞。
背后好遮王导扇,手中只少渔阳鼓。
携一杯、自祝画图前,魂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