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真珠帘.帘影》
《真珠帘.帘影》全文
清 / 周祖同   形式: 词  词牌: 真珠帘

斜阳挂在闲庭院,下湘帘、写入花枝零乱。

悄拂茜罗裙,映碧波都满。

月里纤纤亲手揭,便一线纹销茵毯。

重掩,纵春人不隔,也愁凄黯。

刚把犀钩半上,只依他、绣榻铺成清簟。

额上片云来,蓦丝丝都暗。

才报内层红烛过,又几桁玉阶还见。

齐卷,怕房栊朱翠,画成消减。

(0)
鉴赏

这首《真珠帘·帘影》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腻情感与画面感的画面。诗人以“斜阳”、“湘帘”、“花枝”、“月”、“犀钩”、“绣榻”等意象,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场景。

首先,“斜阳挂在闲庭院”,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空旷的庭院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下湘帘、写入花枝零乱”,轻柔的湘帘缓缓落下,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零落的花枝上,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这种景象仿佛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接着,“悄拂茜罗裙,映碧波都满”,诗人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女子轻拂罗裙的场景,映照在碧波之上,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茜罗裙”与“碧波”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女子的娇美与青春。

“月里纤纤亲手揭,便一线纹销茵毯”,月亮升起,女子亲自揭开被褥,只见一线纹路在茵毯上显现,这一细节描绘了女子对生活的细心与温柔。通过“纤纤”一词,强调了女子动作的轻盈与优雅,同时也体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刚把犀钩半上,只依他、绣榻铺成清簟”,犀钩半开,绣榻上铺着清簟,这里通过“犀钩”、“绣榻”、“清簟”等物品,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细节,展现了女子居住环境的精致与高雅。

“额上片云来,蓦丝丝都暗”,云朵飘过女子的额头,带来一丝阴暗,象征着情绪的变化或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一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变化,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才报内层红烛过,又几桁玉阶还见”,红烛燃尽,玉阶重现,这一转折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生活循环往复的思考。通过“才”、“又”等词语,诗人巧妙地连接了两个场景,展现出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连续性。

“齐卷,怕房栊朱翠,画成消减”,最终,所有的帘幕都被卷起,但房栊(窗户)上的朱翠颜色似乎因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减,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场景,展现了女子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美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祖同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李绅

手书不受叛臣污,摧抑多端只故吾。

已喜生前能自保,却怜身后尚遭诬。

(0)

韩退之蓝田丞厅记所谓雁鹜者相承以为吏每切不然往往人未之信偶读吴子宽诗有雁鹜庭空之语因作此云

退之作文自天巧,读者未免加人私。

纸尾连衔行雁鹜,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读中分肯趣短,一辈抱睨何多为。

自唐及今袭讹舛,文公有神应点嗤。

(0)

秋日登玉峰

玉琢孤峰压富沙,人行峰顶步云霞。

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

翠拂寒烟平似水,红飘霜叶远如花。

明朝重向城中望,对此孤峰应不差。

(0)

狼山渡口有作

渡口人疏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嘷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

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直钱。

(0)

初夏

猥山狭路蔚桑麻,篱落春归尚有花。

雨涨小溪蒲剑短,风回横陇麦旗斜。

(0)

晚晴四首·其一

残风落日蝉乱鸣,细履小园欣晚晴。

投林倦鸟分暝色,满地落叶无秋声。

卫尉一钱曾不直,阮郎几屐毕此生。

三十六中第一策,脱却世故甘佣耕。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