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里欢娱地,园林瞩望新。
山庭带芳杜,歌吹叶阳春。
台榭疑巫峡,荷蕖似洛滨。
风花萦少女,虹梁聚美人。
宴游穷至乐,谈笑毕良辰。
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
戚里欢娱地,园林瞩望新。
山庭带芳杜,歌吹叶阳春。
台榭疑巫峡,荷蕖似洛滨。
风花萦少女,虹梁聚美人。
宴游穷至乐,谈笑毕良辰。
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安德山池边举行的宴会,氛围轻松愉悦,满载自然美景与欢乐的情趣。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戚里欢娱地,园林瞩望新。"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一片欢乐之地,园林景色更新换代,让人心旷神怡。
"山庭带芳杜,歌吹叶阳春。" 山间庭院中,杜鹃花开,唱歌与和风为伴,显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台榭疑巫峡,荷蕖似洛滨。" 台榭如同仙境中的楼阁,景色迷离,让人产生幻觉;而水边的荷花与蕖草则如同洛阳的河岸一般繁茂美丽。
"风花萦少女,虹梁聚美人。" 风中飘落的花瓣环绕着年轻女孩,而彩虹下的桥梁上,则是美丽的人们聚集之地,这两句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浪漫色彩。
"宴游穷至乐,谈笑毕良辰。" 宴会上的欢乐达到了极致,每个美好时光都在谈笑中度过。
"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 然而当宴会结束,夕阳西下之际,诗人独自感慨,不知归途何在,这反映了对美好时光不舍昼夜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宴会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