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公》
《林公》全文
唐 / 灵一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支公信高逸,久向山林住。

时将孙许游,岂以形骸遇。

幸辞天子诏,复览名臣疏。

西晋尚虚无,南朝久沦误。

因谈老庄意,乃尽逍遥趣。

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ōng
táng / líng

zhīgōngxìngāojiǔxiàngshānlínzhù
shíjiāngsūnyóuxínghái

xìngtiānzhàolǎnmíngchénshū
西jìnshàngnáncháojiǔlún

yīntánlǎozhuāngnǎijìnxiāoyáo
shuíwèizhúlínxiánfēngliúxiāng

翻译
支遁确实超凡脱俗,长久以来居住在山林之中。
时常与孙绰、许询一同游历,哪里会仅以肉身之交相遇。
有幸推辞了天子的诏令,再次阅读到名臣的奏疏。
西晋时期崇尚虚无之道,南朝则长久陷入迷误之中。
谈论起老庄的哲学思想,便能领悟到完全的逍遥之乐。
谁又能比得上竹林七贤的风流,他们的风采相得益彰。
注释
支公:指东晋高僧支遁,字道林,世称支公,好谈玄理,隐居不仕。
高逸:超凡脱俗,品性高洁。
山林住:住在山中,远离尘嚣。
孙许:孙绰和许询,均为东晋时期文人,与支遁交好。
形骸遇:只以身体或表面的交往。
天子诏:皇帝的诏书,这里指朝廷的征召。
名臣疏:名臣所写的奏疏或文章。
西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崇尚玄学。
虚无:道家哲学概念,指超越有无、是非的境界。
南朝:继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文化上受到玄学影响。
沦误:沉沦失误,此处指偏离正道。
老庄:老子和庄子,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逍遥趣:逍遥的乐趣,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竹林贤:指魏晋时期的七个名士,合称'竹林七贤',以放达不羁著称。
风流:风采、韵致,此处指他们的文采风度和人格魅力。
相比附:相互比较并联系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头“支公信高逸,久向山林住”两句表明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品行高洁、追求超脱世俗的隐者,他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中,以此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接着,“时将孙许游,岂以形骸遇”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态的向往。他并不认为自己的隐逸是为了逃避世俗的纷争,而是为了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幸辞天子诏,复览名臣疏”表明这位隐者曾有机会回到朝廷担任官职,但他拒绝了这种安排,选择重新阅读古代贤臣的奏章,这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操守。

接下来的“西晋尚虚无,南朝久沦误”两句是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提到西晋时期的空谈无实和南朝长时间的迷失与错误,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态度。

在“因谈老庄意,乃尽逍遥趣”中,诗人通过讨论道家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最终达到一种逍遥自得、无拘无束的心境状态。这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法则和超然物外的追求。

最后,“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两句是对古代竹林七贤的一种提醒和自问,这些人以其不羁之性和自由精神而著称。诗人可能在自省,自己是否也能达到他们那种高洁的品格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政治信念以及哲学思考的一种深刻追求。它不仅展示了一位士人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也折射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灵一
朝代:唐

灵一[唐](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姓吴氏,人称一公,广陵人。(唐才子传作剡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童子出家。初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又曾居余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与朱放、强继、皇甫冉兄弟、灵澈为诗友,酬倡不绝。后终于岑山。云一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翟提仓生日

奎毕夜腾辉,英灵出帝畿。

陶门八翼后,却桂一枝巍。

使斧今持铁,经编旧绝韦。

政将儒雅饰,学造道心微。

士论宜金马,君恩且绣衣。

德醇浑可饮,才俊不容晞。

盛世方连茹,孤生耻食薇。

初从漆雕仕,全拙汉阴机。

荠舌犹馀苦,莼心未得归。

大椿祈不老,乌鹊正求依。

(0)

览镜

昔我先君子,德与形气俱。

褒衣佩长剑,轩昂真丈夫。

我生困多难,乃类山泽癯。

头目颇獐鼠,愧忝虎豹驹。

太仓五斗米,足食蕞尔躯。

谁能向天子,号饥诉侏儒。

(0)

题崔令曲海后

崔令饮酒五七斗,崔令唱辞一千首。

时时浪饮辄高歌,利锁名缰总无有。

人称崔令为颠狂,我知崔令非颠狂。

承流宣化有馀方,高歌浪醉也何妨。

(0)

杂诗二十首·其七

壮岁日千里,晚途天一方。

花缦聊傲世,白袷亦随乡。

团扇侵时令,方书遣昼长。

此间吾所乐,便拟卜林塘。

(0)

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其三

携手日不足,暂聧心已悭。

况复共理策,相从山水间。

晴江照远岫,晓镜堆烟鬟。

玄蛟忽汹涌,大浪堆银山。

吾郎气吞纳,为之发冲冠。

诗材入意底,妙斲寄毫端。

我衰如病骥,蹩躠那容攀。

且乞置是事,不语循刀镮。

(0)

齐山

秋浦分光来郡阁,清溪送影落征船。

翠微亭冠烟霞外,又遇携壶太守贤。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