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无尘竹径开,幽园寻胜独登台。
桥边野水通渔路,城上秋山入酒杯。
紫闼青云俱未遂,红颜白发递相催。
悠悠兰渚动归思,归思临高不易裁。
石路无尘竹径开,幽园寻胜独登台。
桥边野水通渔路,城上秋山入酒杯。
紫闼青云俱未遂,红颜白发递相催。
悠悠兰渚动归思,归思临高不易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园林景象,诗人独自漫步在洁净的石路上,竹林小径引领他登上高台,欣赏四周的美景。桥下溪水潺潺,与渔路相连,远方的秋山倒映在酒杯之中,增添了诗意。诗人感叹人生际遇未如愿,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白发接踵而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油然而生归隐之思,这份思绪在高处显得尤为深沉难以言表。整体而言,此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庞眉老僧无住着,不问山林与城郭。
谈禅到处即跏趺,白昼天花如雨落。
心知一境万缘空,静与晴霄海月同。
锡振春山常伏虎,钵含秋水自藏龙。
问师今年僧腊几,手种苍松旧松子。
松身已作蛟龙鳞,定中一念犹未起。
白石垂萝净窈冥,炉香一炷两函经。
涧猿时擎野果供,山鬼或倚寒岩听。
荷为袈裟荔为带,世人见者皆再拜。
师言是悉有漏因,我今已入无色界。
十年奔走乱如丝,对榻空论不遂期。
每叹道缘于世浅,惟师与我最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