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高处起层城,空里岧峣积翠明。
云静芙蓉开霁色,天清鼓角散秋声。
北连紫塞烽烟断,南接金台驿路平。
此地由来称设险,万年形势壮神京。
千峰高处起层城,空里岧峣积翠明。
云静芙蓉开霁色,天清鼓角散秋声。
北连紫塞烽烟断,南接金台驿路平。
此地由来称设险,万年形势壮神京。
这首明代诗人王英的《居庸关》描绘了居庸关雄伟壮观的景象。首句“千峰高处起层城”,形象地展现了山峦叠嶂中矗立的城墙,犹如在崇山峻岭中升起的一座壁垒。接着,“空里岧峣积翠明”描绘了居庸关四周空旷而高峻,青翠的山色映照得格外明亮。
“云静芙蓉开霁色”运用比喻,将云雾比作盛开的芙蓉,晴朗的天气使得山色更加鲜明,仿佛是自然的画卷展开。下一句“天清鼓角散秋声”则通过清朗的天空和远处传来的鼓角声,营造出宁静而辽阔的氛围,透露出边关的军事气息。
“北连紫塞烽烟断,南接金台驿路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居庸关的战略位置,它连接着北方的边塞,烽火已息,显示出和平时期;而南方的交通道路平坦,显示出关隘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最后,“此地由来称设险,万年形势壮神京”总结全诗,强调了居庸关作为险要之地,自古以来就因其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而备受重视,对于护卫京城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居庸关的自然风光与战略地位,展现出其雄浑壮丽的气势,以及对京城的守护作用。
出都近三旬,始达熊湘境。
大云七十峰,一一纷造请。
似知我旧游,相识先引领。
肩舆蹑其巅,空阔无留影。
天酿雪气寒,云蒸石骨冷。
人烟隔溪水,绿浸松杉静。
轻篁弄风柔,宿鸟投林猛。
待上夕波亭,湖山色已暝。
生不愿为官堤柳,削皮斩枝若枯帚。
列树空存表道名,攀条无复行人手。
漠漠平原一片尘,天涯无树著青春。
寒鸦落日栖不得,孤根月黑如长人。
人生荣悴都如此,得意从来偶然尔。
灵和风度祇当年,江潭摇落秋风里。
二月西湖春尚寒,万条低亚玉阑干。
谁道东风一种树,江南江北不同看。
举举谁氏儿,行年十四龄。
父祖耕田夫,奇儿期有成。
谓儿似不凡,令儿来受经。
入门叩所业,历历如可听。
《书》《诗》《春秋》《礼》,上口略不停。
状貌亦修饬,乍见喜还惊。
徐徐授之业,乃大不中程。
外惠中则乾,天荒块顽冥。
自儿登我堂,倏忽裘葛更。
家贫礼数勤,馈问必洁精。
袖中吉贝布,纤白六丈赢。
云出慈母手,束脩聊自行。
再拜谢主人,此情非所宁。
贫家六丈布,绩织冬春并。
晨霜纺砖白,宵雪篝镫青。
儿学不寸进,孤汝贤母情。
吾何德之堪,言之面颜赪。
人生于天地,小大各有营。
士农工与商,执一可以生。
儿生家世农,曷不返归耕。
居处朴以敦,孝友父与兄。
何必读书诗,然后成名声。
汝师家虽贫,短褐犹蔽形。
还儿双匹布,哽咽还涕零。
《举举谁氏儿》【清·左逢圣】举举谁氏儿,行年十四龄。父祖耕田夫,奇儿期有成。谓儿似不凡,令儿来受经。入门叩所业,历历如可听。《书》《诗》《春秋》《礼》,上口略不停。状貌亦修饬,乍见喜还惊。徐徐授之业,乃大不中程。外惠中则乾,天荒块顽冥。自儿登我堂,倏忽裘葛更。家贫礼数勤,馈问必洁精。袖中吉贝布,纤白六丈赢。云出慈母手,束脩聊自行。再拜谢主人,此情非所宁。贫家六丈布,绩织冬春并。晨霜纺砖白,宵雪篝镫青。儿学不寸进,孤汝贤母情。吾何德之堪,言之面颜赪。人生于天地,小大各有营。士农工与商,执一可以生。儿生家世农,曷不返归耕。居处朴以敦,孝友父与兄。何必读书诗,然后成名声。汝师家虽贫,短褐犹蔽形。还儿双匹布,哽咽还涕零。
https://shici.929r.com/shici/yW2tIw8T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