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佳处尽相羊,蟹舍渔村认故乡。
筑室且教泥水蔽,著书合付子孙藏。
羁魂恐尚依铜柱,归梦时应到玉堂。
愧我浮沈销志节,白头颜驷乞为郎。
湖山佳处尽相羊,蟹舍渔村认故乡。
筑室且教泥水蔽,著书合付子孙藏。
羁魂恐尚依铜柱,归梦时应到玉堂。
愧我浮沈销志节,白头颜驷乞为郎。
这首清代杨芳灿的《闻洪稚存入关却寄(其四)》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洪稚存远离湖山故土,进入边关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湖山佳处尽相羊”表达了对湖光山色的美好回忆和对友人生活环境的想象,暗示了他们往日共游的美好时光。次句“蟹舍渔村认故乡”进一步强调了渔村生活的亲切感,仿佛那是他们的共同故乡。
“筑室且教泥水蔽”写出了友人朴素的生活方式,虽然条件简陋,但能自得其乐,寓含了对友人淡泊名利的赞赏。“著书合付子孙藏”则表达了对友人学问的期待,希望他的著作能被后世子孙珍藏,流芳百世。
“羁魂恐尚依铜柱”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在外的牵挂,担心他的灵魂仍依恋着家乡。“归梦时应到玉堂”则是对友人梦中归乡的想象,以“玉堂”象征朝廷或理想的归宿。
最后两句“愧我浮沈销志节,白头颜驷乞为郎”,诗人自谦道,自己在世俗中沉浮,未能坚守节操,而羡慕友人能有高尚志向,甚至愿意像颜驷那样请求成为友人的僚属,表达了对友人精神境界的敬仰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格操守的深沉思考。
落红几阵清明雨。忆花期、半被晴悭寒阻。
新柳著春浓,早翠池波妒。
粉雨香云消息远,漫旧日、秋千庭宇。凝伫。
正春醒帘外,一声莺语。尘锁宝筝弦柱。
自眉峰惹恨。六么慵舞。深院不成妆,有泪弹谁与。
记得踏青归去后,细共说、花阴深处。心愫。
怕当时飞燕,知人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