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困焦熬里,持香谒二禅。
会留一宿觉,了得寸心缘。
鹤识小溪路,钟闻上界天。
龙湫分勺水,法海遍三千。
久困焦熬里,持香谒二禅。
会留一宿觉,了得寸心缘。
鹤识小溪路,钟闻上界天。
龙湫分勺水,法海遍三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梦发的《龟山祷雨》,通过描绘诗人在困境中向禅宗两位高僧祈求的心境,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首句“久困焦熬里”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的处境,而“持香谒二禅”则写出他带着虔诚之心去拜见禅师寻求解脱。接着,“会留一宿觉,了得寸心缘”暗示了在禅修中期待得到片刻安宁与内心的领悟。
后四句进一步深化主题,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祈祷的意境:“鹤识小溪路,钟闻上界天”,寓意禅意深远,连飞鹤都能感知到清净的禅径,而钟声仿佛来自天界,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宁静。最后两句“龙湫分勺水,法海遍三千”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龙湫(瀑布)的水流比作佛法的广大无边,表达了对佛法如大海般深邃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个人的困境与禅修体验,以及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感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佛教修养和对生活的哲思。
月榭云窗,任留连宴饮,都忘昏晓。
阳和布暖,次第苑花催报。
红梅半吐,醉中认、谢娘风貌。
歌字稳、莺啭高枝,未惊绣帏人早。幽居片尘不到。
度凄凉岁月,将愁谁告。蟠云髻散,镜里几回羞照。
丹青暗展,已句引、万千情调。
从细想、玉艳香温,见时更好。
竹柏交加千万树。春事已伤迟暮。
绕屋芙蕖,浮船瓜蔓,梦到山阴去。
动静阴阳皆有助。閒居自然堪赋。
伫望停云,吾庐安在,惭咏陶潜句。
坐我苍峦罅。记渝州、冬春高会,玉盘行鲊。
祅火腾空丸迸落,狐蜮居然工射。
直守待、扁舟东下。
幸有吾庐堪终老,倘过从、风雨心无怕。
人世事,一瓢挂。淋漓墨汁看飞洒。
笑何曾、山摹黔蜀,蜀山如画。
但愿戎衣能定一,自此放牛归马。
许静听、寒山钟打。
醉入群贤诗酒社,问谁欤、交到忘形者。
游且卧,枕相藉。
芳气透疏栊,心魂微觉。谁剪楚江痕,几枝云袅。
婀娜胆瓶中,对影成双笑。更何用、炷香清妙。
巴岭昔曾游,杨家园好。风猎紫兰丛,恍聆新操。
滋畹解留根,纫佩还同调。柰独自、怅然归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