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遇王大邦誉》
《遇王大邦誉》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0)
鉴赏

此诗《遇王大邦誉》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与友人王大邦誉相遇的场景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以典故引入,借用宋玉在秋天落叶时的愁绪,暗示诗人并非在寻常时节与友人相逢,这样的相遇更显珍贵,也暗含着对友人情感的深切理解。接着,“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两句,通过地理环境的转换,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离别的无奈,关隘的壮阔与峡口的狭窄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描绘了两人在驿站短暂相会的情景,虽是匆匆一见,却如同古人相逢时的礼节,倾盖而谈,共话离情。霜天之下,各自披着破旧的裘衣,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不因物质的贫乏而减色。

尾联“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将笔触转向诗人自身,以“萧萧”形容鬓发稀疏,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诗人感叹自己在异乡度过了多个秋天,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和时间流逝的独特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甘菊

南阳佳种传来久,济用须知味若饴。

苗可代茶香自别,花堪入药效尤奇。

(0)

归航

春岸移舟雪半消,长年忍冷转塘坳。

数声鸦轧催归橹,属玉惊飞上柳梢。

(0)

送蒙斋赴召六首·其三

乾坤常简易,险阻知最精。

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

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

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

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讥评。

卓哉子陆子,高具双眼睛。

气貌才一顾,肺肝见如倾。

或但因传闻,能见人生平。

万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

何畏乎功令,尧舜为法程。

所恶利口覆,孔子为权衡。

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

众欺恐寡信,多伪难皆诚。

虚受而实责,无容偏且轻。

张陈门下客,莫非天下英。

后至所居国,皆能居公卿。

济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

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虻。

鸟须九霄鹏,鱼必东海鲸。

为己与为国,灼知在先生。

(0)

溪桥看月

当空一明镜,圆圆水中见。

常恨溪头风,吹来皱水面。

水面皱犹可,月碎成万片。

(0)

摊破南乡子.寿孟万户

睡起怯春寒。海棠花、开未开间。

莫言春色三分二,朱颜绿鬓,栽花种竹,谁似君闲。

侯印旧家毡。早天边、飞诏催还。

从今岁岁称觞处,人如玉雪,花如锦绣,福寿如山。

(0)

湓江

远树一重重,烟村与市通。

难寻元亮宅,遥酹菊花丛。

蜀浪番墙外,庐山几席中。

何时边事息,来此作渔翁。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