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瓯三百竿,琐琐未禁露。
幺凤如美人,单衣愁日暮。
安得管仲姬,为我写纨素。
一瓯三百竿,琐琐未禁露。
幺凤如美人,单衣愁日暮。
安得管仲姬,为我写纨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病中于园中养息,以盆栽花卉自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一瓯三百竿,琐琐未禁露。” 开篇以“一瓯”(一小杯)和“三百竿”(形容数量众多的竹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的“三百竿”可能象征着繁茂的竹林,而“一瓯”则代表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时,“未禁露”暗示了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增添了一丝清新与生机。
“幺凤如美人,单衣愁日暮。” 这一句将文竹比作“幺凤”,即小鸟,形象地描绘了文竹轻盈的姿态,如同美丽的女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黄昏时分显得有些忧愁。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文竹以生命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文竹的喜爱与怜惜。
“安得管仲姬,为我写纨素。”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有一位像管仲姬那样的女性画家,能够为他描绘出文竹的美丽,将这份自然之美永久保存下来。管仲姬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画家,此处借以表达作者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和对文竹美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病中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先帝龙飞举恩榜,臣门得士张与黄。
黄生忠孝恸早世,君夙教冑宫东廊。
渊源伊洛师道立,馀事精鉴评倪王。
方严平进不偶俗,晚更异说憎蜩螗。
挂冠不忍见桑海,朝露旋溘尘随扬。
嗟予北来后半载,却展此卷心神伤。
当时蹙国抱孤愤,犹恋禁阔频回肠。
沧流驰波去不驻,兰芷变尽谁实芳?
卷中同直率鬼录,醉死吾及临曹唐。
全归末造总厚福,胜对离黍呼天苍。
郎君笃旧岁具食,影堂发箧罗缣缃。
宣南残梦一痕在,葛帔尽散陶楼藏。
明寻西园究画理,龙种老矣终殊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