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月》
《残月》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凄清四更月,夜夜枕边看。

镜破犹良久,眉低渐向阑。

战声侵晓急,海气挟潮寒。

候日郑夫子,磨销墨几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残月的凄清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首句“凄清四更月”直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的氛围,四更时分的月亮,往往给人以孤寂之感。接着,“夜夜枕边看”,描述了主人公在夜晚反复凝视月亮的情景,表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思绪和情感。

“镜破犹良久,眉低渐向阑。”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破碎的镜子比作残月,暗示了月亮虽已破损,但依然保持着某种美丽或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而“眉低渐向阑”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物情绪的变化,随着月光的流转,眉头逐渐低垂,似乎是在感叹时光的流逝或是内心的忧伤。

“战声侵晓急,海气挟潮寒。”这两句转而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战鼓声急促,海上的雾气带着寒冷的气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肃穆的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某种历史背景或个人经历中的冲突与挑战。

最后,“候日郑夫子,磨销墨几丸?”这两句表达了对等待日出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郑夫子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文人,这里借以表达对知识、智慧或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磨销墨几丸”则是对时间的隐喻,通过不断地磨墨来书写,象征着对生活的不懈努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残月、战鼓、海气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的波动。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春暮遣怀

世事浮沈漫共论,萧萧梅雨掩重门。

画屏病起寒犹怯,绣被香残梦不温。

飞絮帘栊春寂寞,落花庭院月黄昏。

比来赢得消愁法,一卷《离骚》酒一樽。

(0)

枕上偶成

倦思如尘拨不开,一天风雨锁楼台。

无人院落清明后,半径残花燕子来。

(0)

舟中

一年三渡此江滨,歌哭文章我更真。

回首苍茫一洒泪,人间深恨著何人。

(0)

初夏读书杂咏·其一

湿云蒸落日,雨气润流黄。

好风时入户,飒然生微凉。

晚花红堕砌,幽草弄馀芳。

芸编间披览,虚室澹生香。

虽惭管窥豹,得失亦评量。

聊资耳目异,安问兴与亡。

好鸟已复鸣,相对更举觞。

(0)

喜弟至·其三

细雨檐花落,华堂笑语融。

飞觞春酒绿,分韵锦笺红。

各述平生志,相怜离别衷。

此心非旧日,愁损不玲珑。

(0)

滞雨不发隔舟贻易玉俞

谁云相离远,咫尺江波中。

音容旷不达,所托心与胸。

心胸既默感,渐别亦愁充。

矧乃过三朝,何如九秋终。

理棹朝夕欢,系缆复分踪。

嘤嘤鸣思鸟,翩翩飞别鸿。

春雨润兰皋,轻烟媚远峰。

缠绵怀茂德,寤寐忆仪容。

岂无偕游览,温仁诚可从。

今彼性惋恋,兹情应与同。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