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清四更月,夜夜枕边看。
镜破犹良久,眉低渐向阑。
战声侵晓急,海气挟潮寒。
候日郑夫子,磨销墨几丸?
凄清四更月,夜夜枕边看。
镜破犹良久,眉低渐向阑。
战声侵晓急,海气挟潮寒。
候日郑夫子,磨销墨几丸?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残月的凄清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首句“凄清四更月”直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的氛围,四更时分的月亮,往往给人以孤寂之感。接着,“夜夜枕边看”,描述了主人公在夜晚反复凝视月亮的情景,表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思绪和情感。
“镜破犹良久,眉低渐向阑。”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破碎的镜子比作残月,暗示了月亮虽已破损,但依然保持着某种美丽或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而“眉低渐向阑”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物情绪的变化,随着月光的流转,眉头逐渐低垂,似乎是在感叹时光的流逝或是内心的忧伤。
“战声侵晓急,海气挟潮寒。”这两句转而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战鼓声急促,海上的雾气带着寒冷的气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肃穆的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某种历史背景或个人经历中的冲突与挑战。
最后,“候日郑夫子,磨销墨几丸?”这两句表达了对等待日出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郑夫子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文人,这里借以表达对知识、智慧或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磨销墨几丸”则是对时间的隐喻,通过不断地磨墨来书写,象征着对生活的不懈努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残月、战鼓、海气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的波动。
谁云相离远,咫尺江波中。
音容旷不达,所托心与胸。
心胸既默感,渐别亦愁充。
矧乃过三朝,何如九秋终。
理棹朝夕欢,系缆复分踪。
嘤嘤鸣思鸟,翩翩飞别鸿。
春雨润兰皋,轻烟媚远峰。
缠绵怀茂德,寤寐忆仪容。
岂无偕游览,温仁诚可从。
今彼性惋恋,兹情应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