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子元日立春书感》
《甲子元日立春书感》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元甲子岁朝春,千岁犹难值此辰。

不合乾坤长板荡,却留皮骨老风尘。

桃虫世难操心苦,刍狗科名拜赐新。

早达晚成都梦呓,曾无毫末答君亲。

(0)
鉴赏

这首诗《甲子元日立春书感》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蕴含了深沉的人生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

首联“三元甲子岁朝春,千岁犹难值此辰”以“三元甲子”点明时间,即农历的岁首,同时以“千岁”与之对比,表达了对这一特殊时刻的珍视与难以再遇的感慨。

颔联“不合乾坤长板荡,却留皮骨老风尘”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乾坤”比作广阔的世界,“长板荡”形容动荡不安的局面,而“皮骨老风尘”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历经沧桑、饱经风霜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切感受。

颈联“桃虫世难操心苦,刍狗科名拜赐新”中,“桃虫”可能是指桃木刻成的符咒,常用于驱邪避祸,这里借指世事艰难,人心劳苦;“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形物,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此处可能暗指科举考试中的名利追逐。整句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付出的心力之苦,以及对这种现象的讽刺。

尾联“早达晚成都梦呓,曾无毫末答君亲”总结了人生的追求与最终的落空。前一句“早达晚成都梦呓”意味着无论早年还是晚年,追求的目标往往只是虚幻的梦境,后一句“曾无毫末答君亲”则表达了对未能尽孝于父母的深深遗憾和自责。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对人生价值、社会现实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老来

老来何以度光阴,祇有围棋与鼓琴。

棋为心劳疏对局,琴因臂弱倦调音。

曲肱时复同尼父,面壁何妨学少林。

气习未除祇自笑,又还弄笔动微吟。

(0)

次韵十诗.棋会

归来乡曲大家闲,同社仍欣取友端。

无事衔杯何不可,有时会面亦良难。

少曾环坐坐长满,赖有主盟盟未寒。

琴弈相寻诗间作,笑谈终日有馀欢。

(0)

题赵睎远二画·其一鱼扇

藻翻数尾已如生,妙绝鱼儿作队行。

不是深知濠上趣,未应笔底得纵横。

(0)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三

为君手种向南堂,误认昌州移海棠。

元是玉妃生酒晕,帐中仍带返魂香。

(0)

游金焦两山以雨而辍

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

风雨劝我归,也省两头事。

(0)

游大梅山护圣寺·其二

寒云片日忽吹开,历井扪参得得来。

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