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午五月天津感事诗和慕庭先生韵兼示朝鲜使者·其二》
《甲午五月天津感事诗和慕庭先生韵兼示朝鲜使者·其二》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更无人击筑,又见鬼含沙。

隐约听风树,迟回踏浪花。

万方悲坠叶,一角挽明霞。

长白连秋气,艰难归路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五月时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更无人击筑”以典故暗喻,击筑是战国时期燕国乐师高渐离为荆轲送行时所奏之曲,此处借以表达一种历史的空寂与时代的变迁。接着“又见鬼含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阴霾与现实的困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

“隐约听风树,迟回踏浪花”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风中的树木似乎在低语,浪花的涟漪则像是迟疑的脚步,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现状的反思。

“万方悲坠叶,一角挽明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万方的悲叹如同落叶般飘零,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而“一角挽明霞”则寄寓了一丝希望,尽管微弱,却在努力地对抗黑暗,寻找光明。

最后,“长白连秋气,艰难归路赊”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长白山的秋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环境的严峻,艰难的归路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出路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寒气将残春日到,无索泥牛皆?跳。

筑著昆崙鼻孔头,触倒须弥成粪扫。

牧童儿,鞭弃了。懒吹无孔笛,拍手呵呵笑。

归来兮归去来,烟霞深处和衣倒。

(0)

韶州武溪亭

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莫渡兽莫临。

山色欲学翠凤舞,笛声自作苍龙吟。

樽罍谩借春力暖,鬓发未免霜华侵。

形容不上凌烟阁,马革裹尸那可寻。

(0)

松风

夜寂松风度,魂清客枕寒。

琴声传不尽,诗句写应难。

骤雨倾瑶砌,真珠落玉盘。

隐居如可访,吾欲跨翔鸾。

(0)

初夜

初月未成魄,瘴天云雾低。

浦昏船竞入,林密鸟争栖。

褊性怜幽独,香醪自挈携。

布衾今夜冷,犹得避儿啼。

(0)

独游药洲怀颖叔修撰

驱车何所适,独往观药洲。

荒芦喧鸟雀,怪石森龙虬。

大亭插层城,玉虹跨深沟。

双门控西渚,九星聚中流。

其名何壮哉,像貌俨可求。

鋹王卷国去,故物惟此留。

沧溟霸气灭,落日孤烟浮。

空畦已无药,草蔓春柔柔。

常年一百五,载酒倾城游。

炎炎二圣作,德泽覃海陬。

大帅用文儒,静镇十五州。

诸公握鸿笔,刬藓挥戈矛。

仍要水宫月,一笑挹浮丘。

蓬莱自兹往,稳踏金鳌头。

(0)

谢王左丞惠冰酒十五斗

昨夕发姑孰,今朝泊敬亭。

轻云淡日天地暖,杏花吐萼梅飘零。

春光一瞬岂足赏,听公亹亹高谈倾。

昔年庭争动丹陛,君臣道合趋升平。

岩廊辞位已十载,气度杳杳涵沧溟。

公田种秫作新酒,槐槽旋注琉璃瓶。

不将歌舞效俗饮,时时一酌差独醒。

感公赠我十五斗,酒量安得如刘伶。

愿公归去庙堂上,尽使斯民醉醇酿。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