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任公祖孙枝启瑞册二首·其一代家君》
《题任公祖孙枝启瑞册二首·其一代家君》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瑞色遥分自皖都,琅玕森发瀛洲隅。

盘根云湿胎中玉,疏影月明掌上珠。

威凤林栖生羽翮,巨鳌竿引见头颅。

海滨迂老争鸣缶,为庆龙孙挂六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成长与繁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瑞色遥分自皖都,琅玕森发瀛洲隅”,以“瑞色”开篇,暗示着吉祥之气从远方的皖地传来,琅玕(翠竹)在瀛洲的边缘繁茂生长,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生长与繁荣比喻为吉祥的预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接着,“盘根云湿胎中玉,疏影月明掌上珠”,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腻之美。盘根错节的树木,仿佛云雾湿润了树干,孕育着内部的玉石;而月光下的竹影稀疏,如同掌心的珍珠般闪耀。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既深沉又精致的一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威凤林栖生羽翮,巨鳌竿引见头颅”,则通过神话中的威凤(凤凰)和传说中的巨鳌,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想象空间。威凤在林间栖息,展翅欲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巨鳌被竿引,露出头颅,寓意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也蕴含了对生命力和智慧的颂扬。

最后,“海滨迂老争鸣缶,为庆龙孙挂六弧”,以海边的老者争鸣缶(古代乐器)庆祝,为龙孙(可能指后代或吉祥物)挂上六弧(可能指象征吉祥的装饰品),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子孙兴旺的喜悦之情。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家庭和社会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一月赠深甫

一月三过公,此非儿女情。

诗人感伐木,相鸟犹嘤鸣。

尚友百世近,结交千里轻。

矧惟生并时,况复居同城。

携手未宜少,兴发从公行。

开口露肝胆,解衿顿尘缨。

心亲爱自至,外物都忘形。

赤日留中天,火云正峥嵘。

颇复哀老子,安眠枕群经。

(0)

泛舟三首·其一

冰泮池水绿,春意亦已归。

长杨特多思,浩荡随风飞。

弄舟不用楫,漾漾陶春晖。

回还无终极,孰谓江湖非。

举觞属坐人,行乐常苦稀。

一醉捐百虑,念子勿相违。

乘日复来游,北林稍芳菲。

当令鱼与鸟,识我心无机。

(0)

瘿木樽

先民任天真,吾得见其器。

其器云如何,盖若刳木类。

不戕生以戚,不伤材以蔽。

不以远见遗,不以枯见弃。

因其无用姿,授以有用意。

取彼自然象,廓此闳然制。

岂无彫磨工,不欲败淳粹。

岂无青黄文,不欲增巧伪。

其高岂无盖,不设簋簠制。

其下岂无舟,不著鸡鸟丽。

任真肆穫落,肯慕金玉贵。

儿童诮敦朴,妇女惊丑异。

岂若轻薄子,形容混兹世。

矜愚以相高,饰貌以自喜。

淳风陷衰薄,古道丧简易。

自非窊樽民,慎勿同一醉。

(0)

石林亭成宴府僚作五言

吾爱谢宣城,适意安独往。

虽联凤池步,不废山泉赏。

吾慕应休琏,感事能属书。

颇婴下流谤,独占仁智居。

寥寥二贤后,忽忽千载馀。

若士不可追,此风或在予。

延石象众山,决泉泻交渠。

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

薜萝分蔽亏,松竹相扶疏。

时时四方客,顾此亦踟蹰。

傥遇钟子期,知子情所摅。

(0)

久雨三首·其二

清渠彼涓流,通逵此夷坦。

风云瞬息间,江汉倏生眼。

渊源讵能问,浩荡颇可惮。

白日蔽九霄,吾行幸当返。

(0)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其六

州县徒劳人,著作非所务。

道殊岂自强,气直已多迕。

屡招遂长往,归欤彼何暮。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