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结宅多暖阳,径苔入冬无寸黄。
犬窥篱枳讶生客,隔篱警吠园雀翔。
三两松栝千百篁,吹云过顶云忽苍。
云停在空影在涧,涧水清深生荇光。
主人棉裘青裲裆,为客埽院开茅堂。
当阶撒谷赚群鹜,择肥缚宰供客觞。
无文弥觉真意厚,接古应使劳心忘。
六天群物方蛰藏,人间道路多严霜。
流民枕藉饥骨僵,空郊新鬼愁无粮。
安知世外有大隐,太平粒食同羲皇。
主人既醉客亦将,拂袖不去炊烟香。
食粟未知种耕事,半生惭此筋力强。
何时觅得一区地,先期储蓄调歉荒。
下者植芋高植桑,布衣蔬饭身徜徉,招邀彭泽师蒙庄。
高陵结宅多暖阳,径苔入冬无寸黄。
犬窥篱枳讶生客,隔篱警吠园雀翔。
三两松栝千百篁,吹云过顶云忽苍。
云停在空影在涧,涧水清深生荇光。
主人棉裘青裲裆,为客埽院开茅堂。
当阶撒谷赚群鹜,择肥缚宰供客觞。
无文弥觉真意厚,接古应使劳心忘。
六天群物方蛰藏,人间道路多严霜。
流民枕藉饥骨僵,空郊新鬼愁无粮。
安知世外有大隐,太平粒食同羲皇。
主人既醉客亦将,拂袖不去炊烟香。
食粟未知种耕事,半生惭此筋力强。
何时觅得一区地,先期储蓄调歉荒。
下者植芋高植桑,布衣蔬饭身徜徉,招邀彭泽师蒙庄。
这首诗描绘了葛氏庄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首句“高陵结宅多暖阳”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温暖宁静的氛围。接着,“径苔入冬无寸黄”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季节更替,但庄内却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犬窥篱枳讶生客,隔篱警吠园雀翔”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庄内动物对陌生访客的反应,虽有警惕,但也透露出一种友好与好奇。随后,“三两松栝千百篁,吹云过顶云忽苍”以松树、竹林和飘过的白云构成一幅静谧而富有动态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
“云停在空影在涧,涧水清深生荇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清澈,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接着,诗人转向对主人的描写,“主人棉裘青裲裆,为客埽院开茅堂”,展现了一位朴实而热情的主人形象,他不仅亲自打扫庭院,还热情地为客人准备茅屋休息。
“当阶撒谷赚群鹜,择肥缚宰供客觞”描述了主人款待客人时的周到与细致,通过撒谷吸引鸭子,精心挑选肥美的禽类供客人享用。这一系列细节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关怀。
“无文弥觉真意厚,接古应使劳心忘”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真诚待客之德的赞赏,认为这种朴素的待客之道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接下来,“六天群物方蛰藏,人间道路多严霜”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描绘了冬日的萧瑟景象,与庄内的温馨形成对比。
“流民枕藉饥骨僵,空郊新鬼愁无粮”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苦难与不公,与葛氏庄的和谐形成了鲜明对比,引人深思。最后,“安知世外有大隐,太平粒食同羲皇”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即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人们能够过上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葛氏庄的宁静美好,以及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丰溪村内野人居,隐约南山对敝庐。
花下小桥春策蹇,竹中深径夜归渔。
无名正可骄王谢,有句还能继庾徐。
醉罢浊醪邻客散,一番清梦又蘧蘧。
金陵城中花满烟,金陵陌上酒如泉。
送君临歧一握手,欲别未别心茫然。
疋马遥遥向东去,黄金作鞭光照路。
长安虽好不如家,翘首吴门隔烟雾。
君家远在水云乡,正近吴王旧猎场。
海错登盘玉脂滑,鲜莼出水银丝长。
荒庭鹤去空尘迹,三高祠前秋月白。
惜君未得从君行,斜日无言正愁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