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沙道中·其二》
《长沙道中·其二》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几年乡郡说潭州,旌节今来亦壮游。

青嶂近收衡岳雨,沧波遥接洞庭秋。

谁家帘幕朱垂地,到处菑畬绿满畴。

幸是圣明文化久,夜深闾巷有歌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沙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感慨。首联“几年乡郡说潭州,旌节今来亦壮游”开篇即点出潭州(长沙)的历史地位与作者此次来访的壮志豪情。潭州作为古代的重要城市,其历史与文化积淀让作者心生向往,而自己此行也如同一次壮游,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颔联“青嶂近收衡岳雨,沧波遥接洞庭秋”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长沙周边的自然风光。衡山之雨,洞庭之秋,青翠的山峦与浩渺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收”字用得极妙,仿佛将雨水收于山间,既表现了雨势之大,又体现了山川的包容与静美。

颈联“谁家帘幕朱垂地,到处菑畬绿满畴”转向对民间生活的描写。朱红的帘幕垂挂于窗前,绿意盎然的田畴遍布各地,这不仅展现了长沙地区农业的繁荣,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的富足与和谐。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民深深的敬意和喜爱。

尾联“幸是圣明文化久,夜深闾巷有歌讴”则是对长沙悠久文化的赞美与感慨。在诗人看来,长沙之所以能保持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得益于历代圣明之君的治理与文化的传承。即使是在深夜,街巷之中仍能听到人们的歌声与欢声笑语,这不仅是对生活幸福的表达,也是对文化生命力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沙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0)

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

青桂朱袍不贺兄,贺兄荣是见儿荣。

孝经始向堂前彻,官诰当从幕下迎。

戏把蓝袍包果子,娇将竹笏恼先生。

自惭乱世无知己,弟侄鞭牛傍陇耕。

(0)

乱后再逢汪处士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

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0)

哭贝韬

交朋来哭我来歌,喜傍山家葬荔萝。

四海十年人杀尽,似君埋少不埋多。

(0)

泛舟送郑卿入京

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相宅开基地,倾都送别人。

行舟萦渌水,列戟满红尘。

酒助欢娱洽,风催景气新。

此时光乃命,谁为惜无津。

(0)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皇台。

云飞北阙轻阴散,雨歇南山积翠来。

御柳遥随天仗发,林花不待晓风开。

已知圣泽深无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