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谢宣城,适意安独往。
虽联凤池步,不废山泉赏。
吾慕应休琏,感事能属书。
颇婴下流谤,独占仁智居。
寥寥二贤后,忽忽千载馀。
若士不可追,此风或在予。
延石象众山,决泉泻交渠。
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
薜萝分蔽亏,松竹相扶疏。
时时四方客,顾此亦踟蹰。
傥遇钟子期,知子情所摅。
吾爱谢宣城,适意安独往。
虽联凤池步,不废山泉赏。
吾慕应休琏,感事能属书。
颇婴下流谤,独占仁智居。
寥寥二贤后,忽忽千载馀。
若士不可追,此风或在予。
延石象众山,决泉泻交渠。
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
薜萝分蔽亏,松竹相扶疏。
时时四方客,顾此亦踟蹰。
傥遇钟子期,知子情所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石林亭成宴府僚作五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吾爱谢宣城,适意安独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谢宣城的钦佩,认为他能够随心所欲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虽联凤池步,不废山泉赏”两句,既赞美了谢宣城在官场中的成就,又强调了他不放弃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其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随后,诗人转而提到另一位古代文人应休琏,通过“吾慕应休琏,感事能属书”表达对其才华和对世事的深刻感悟的敬仰。接下来的“颇婴下流谤,独占仁智居”两句,描述了应休琏因坚守正直而遭受非议,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道德原则,独处仁智之地的情景。
诗人感叹于两位贤者已逝去千年,但他们的精神与风范却可能在自己身上得以延续。“若士不可追,此风或在予”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追思与自我的反思,希望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传承他们的精神。
最后四句“延石象众山,决泉泻交渠。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描绘了诗人在新建的石林亭中宴请府僚的场景。亭子周围群山环绕,泉水潺潺,林木茂盛,土壤肥沃,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欢喜,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让人忘却了岁月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者的缅怀与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又一番、泸水出牂牁。江声汹鸣鼍。
正南人争望,转移虎节,弹压鲸波。
未见元戎羽葆,民气已冲和。
不待禁中选,李牧廉颇。
却顾边陲以北,似乘航共济,亡楫中河。
纵缆头襦尾,其奈不牢何。
□明公、一襟忠愤,想誓江、无日不酣歌。
当津者,岂应袖手,长宴江沱。
霜林剪生绡,烟树织晴绮。
万宝新告成,百工亦休止。
嘉辰属南山,胜事如栗里。
谬为陶长官,宁惜此中醉。
良朋况知心,健会不论齿。
鸱夷自挈携,猩笔漫游戏。
清欢别有趣,真乐本无味。
菊花之隐逸,亦欲妃君子。
独于萧艾中,保此生色睟。
凉飔忽吹衣,白露皓如洗。
兑随数至剥,剥落从此始。
拟将九九节,便作阳月纪。
一百年前老辩才,复褰绦带下山来。
松杉溜雨惊龙起,篁竹生风唤鹤回。
戒行净通林水观,语言香落宝花台。
更看坡颍留诗处,月堕山空眼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