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嚣尘外,浮图屋角西。
残缁犹赞仰,孳羽共依栖。
清影芜城远,孤棱落照低。
丹梯傥容蹑,极目饱双溪。
古刹嚣尘外,浮图屋角西。
残缁犹赞仰,孳羽共依栖。
清影芜城远,孤棱落照低。
丹梯傥容蹑,极目饱双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古刹景象。"古刹嚣尘外"开篇即以对比的手法,将古刹置于喧嚣人世之外,突显其宁静与超脱。"浮图屋角西"进一步描绘了古塔坐落在角落,夕阳斜照的场景,增添了历史沧桑感。
"残缁犹赞仰"中的"残缁"指僧人的破旧僧衣,"赞仰"表达了对佛法和僧侣的敬仰之情,体现了古刹的精神氛围。"孳羽共依栖"则借鸟儿聚集在古刹周围,象征着人们寻求心灵寄托的共同之处。
"清影芜城远"通过"清影"和"芜城"的对比,展现出古刹周围的寂静与城市的荒凉,强化了古刹的孤独与静谧。"孤棱落照低"描绘了夕阳低垂,古塔的轮廓在余晖中显得更加孤单。
最后两句"丹梯傥容蹑,极目饱双溪"表达了诗人希望能登临古刹,纵目远眺,饱览眼前的溪流景色,流露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刹的环境和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追求。
荏弱孱躯,温柔细语,劫风吹远。
中宵酒渴,梦里时时错唤。
算穷途相依半生,怕人刚叩情深浅。
唱一篇哀些,人间天上,可能听遍?春短,知难恋。
更苦是难逢,夜台鱼雁。百年有几?我亦无多时返。
问天天山檗涧松,死生流转何处见?
最凄凉女哭儿啼,乍彻灵床饭。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
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
收拾起、断脂零黛。
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
拔长剑,倚天外。人间不少莺花海。
尽饶它旗亭画壁,双鬟低拜。
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
问昔日、劫灰安在。
识得无无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虚空碍。
尘世事,复何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