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鹜披霞,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
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
乱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数星。
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秋风燕送鸿迎。
最怜堤柳,白露先零。
倦倚楼高,恨随天远,桂风和梦俱清。
故人千里,记剪烛、西窗赋成。
相如憔悴,宋玉凄凉,酒恨花情。
孤鹜披霞,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
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
乱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数星。
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秋风燕送鸿迎。
最怜堤柳,白露先零。
倦倚楼高,恨随天远,桂风和梦俱清。
故人千里,记剪烛、西窗赋成。
相如憔悴,宋玉凄凉,酒恨花情。
这首《庆春宫·高阳台》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通过对孤鹜、晚香菊、砧声、乱蛩、秋风、堤柳、月色、桂香、西窗、故人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思乡的情感氛围。词人以“孤鹜披霞”起笔,展现出秋日傍晚的景象,随后通过“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等句,描绘了旅途归家的疲惫与城市夜晚的寂静。"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则暗示了词人的孤独与漂泊。
“乱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数星”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而“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接下来,词人借“秋风燕送鸿迎”描绘季节变换,感叹时光易逝,“最怜堤柳,白露先零”则寓含了岁月无情的感慨。
“倦倚楼高,恨随天远,桂风和梦俱清”写词人登楼远眺,心中愁绪如桂香般清冷,而“故人千里,记剪烛、西窗赋成”则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最后,“相如憔悴,宋玉凄凉,酒恨花情”借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落寞与怀旧之情,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