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涞水道,野旷风萧萧。
日出岚雾敛,村木森寒条。
冻雀三五群,依依栖霜朝。
晚穗收穫尽,饥寒苦无聊。
啾唧如鸣悲,春阳愁正遥。
野鹤翔高空,清唳响云韶。
霜翎耐严冬,稻粱不可招。
或时敛翮下,千尺长松梢。
俯视众寒雀,嗟哉尔徒劳。
驱车涞水道,野旷风萧萧。
日出岚雾敛,村木森寒条。
冻雀三五群,依依栖霜朝。
晚穗收穫尽,饥寒苦无聊。
啾唧如鸣悲,春阳愁正遥。
野鹤翔高空,清唳响云韶。
霜翎耐严冬,稻粱不可招。
或时敛翮下,千尺长松梢。
俯视众寒雀,嗟哉尔徒劳。
此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里,涞水道旁的荒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首句“驱车涞水道,野旷风萧萧”,开篇即展现出辽阔而空旷的野外景象,寒风凛冽,为全诗奠定了凄冷的基调。接着,“日出岚雾敛,村木森寒条”两句,描绘了日出之后,雾气消散,村边树木在晨光中显得更加苍劲,透露出一种肃穆与宁静。
“冻雀三五群,依依栖霜朝”则将视线转向一群群被严寒所困的鸟儿,它们在霜冻的早晨依恋着栖息,形象地表现了生物在严冬中的生存状态,引人深思。
“晚穗收穫尽,饥寒苦无聊”两句,诗人将视角转向田野,描述了农作物收获后的荒凉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饥饿与寒冷,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啾唧如鸣悲,春阳愁正遥”通过鸟儿的叫声,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当前困境的哀叹,春阳似乎还很遥远,给人以深深的忧郁感。
“野鹤翔高空,清唳响云韶”描绘了鹤在高空中飞翔,其清脆的鸣声如同天籁之音,形成鲜明对比,鹤的自由与高洁与下方鸟儿的困境形成强烈反差。
“霜翎耐严冬,稻粱不可招”强调了鹤适应严冬的能力,与下方鸟儿因食物短缺而挣扎形成对比,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无奈。
“或时敛翮下,千尺长松梢”描述了鹤偶尔会降落到高大的松树梢上,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现了鹤的优雅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俯视众寒雀,嗟哉尔徒劳”诗人以鹤的视角审视下方的鸟儿,表达了对它们困境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努力的徒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灵在严冬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