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渠彼涓流,通逵此夷坦。
风云瞬息间,江汉倏生眼。
渊源讵能问,浩荡颇可惮。
白日蔽九霄,吾行幸当返。
清渠彼涓流,通逵此夷坦。
风云瞬息间,江汉倏生眼。
渊源讵能问,浩荡颇可惮。
白日蔽九霄,吾行幸当返。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久雨三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清渠彼涓流,通逵此夷坦”,以清渠中的细流与平坦大道对比,象征着人生的两种不同境遇:一种是艰难曲折,如同涓涓细流;另一种则是平顺坦荡,如同宽阔的大道。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接着,“风云瞬息间,江汉倏生眼”两句,进一步将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与江河的壮丽景象融入其中,强调了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风云的瞬息万变,犹如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而江汉的壮阔,则象征着广阔的人生舞台和无限的可能性。
“渊源讵能问,浩荡颇可惮”则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敬畏之情。诗人认为,对于深邃的宇宙奥秘,人类难以完全理解,但面对浩瀚无垠的世界,人们应当心存敬畏,保持谦逊的态度。
最后,“白日蔽九霄,吾行幸当返”一句,以太阳遮蔽天空为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有限。在经历了世间的风风雨雨后,诗人庆幸自己能够回归内心,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独到见解。
骑龙神女踏波去,手弄明珠入烟雾。
至今万顷琉璃中,犹有灵光莽回互。
我持绿玉杖,身披白蕉衫。
来登湖上楼,湖水如钩衔。
千年神物不可见,应随云气归巉岩。
天风浪浪振屋瓦,倒卷波涛向空泻。
灵旗夜半偶一来,醉抱冰轮斫龙鲊。
燕赵齐鲁山之东,自东而西中州中。
五岳已览恒岱嵩,勃勃云气生吾胸。
中原山尽入陇蜀,一年两走华山麓。
但见万马脊竦波涛奔,跨鸾骑凤朝天门。
缥缈玉女满头雪,欲洗不洗空留盆。
饱看山色日百里,三日仍在山之根。
瓜皮皴皱斧劈谁,画工仙人五指落。
太空隐隐唐槐汉柏周秦松,夜碧时或闻清钟。
安得两腋生翅飞上去,一旦三周天外之三峰,手搴脚踏千朵万朵青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