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蔚门深远市尘,隐居何用叹清贫。
薄田岁岁聊供祀,先垄青青只近邻。
夜织灯前催妇早,晓书帘下课儿频。
林泉兹事仍堪乐,犹胜支离笑此身。
仲蔚门深远市尘,隐居何用叹清贫。
薄田岁岁聊供祀,先垄青青只近邻。
夜织灯前催妇早,晓书帘下课儿频。
林泉兹事仍堪乐,犹胜支离笑此身。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赠刘友》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自得其乐的隐士形象。首句“仲蔚门深远市尘”,以仲长统的典故,暗示友人刘友居住之处远离尘嚣,环境清幽。次句“隐居何用叹清贫”则表达了对友人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赞赏,认为清贫生活并不妨碍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薄田岁岁聊供祀”,写友人虽有薄田,但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足以祭祀祖先,体现了他的朴实和知足。第四句“先垄青青只近邻”进一步描绘了邻里关系和谐,田园风光宜人的画面。
第五、六句“夜织灯前催妇早,晓书帘下课儿频”,通过描绘友人夜晚纺织、清晨读书,督促家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他重视家庭和教育的一面。
最后两句“林泉兹事仍堪乐,犹胜支离笑此身”,总结全文,强调友人在这样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乐趣,认为这比世俗的纷扰更胜一筹,流露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友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高尚情操,也寄寓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校雠心苦谨涂乙,吟讽声悲杂歌哭。
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
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簌簌。
倘年七十尚一纪,坠典断编真可续。
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签新未触。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
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