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二》
《踏莎行·其二》全文
宋 / 张抡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一道飞泉,来从何许。空山积翠无人处。

潺湲时和七弦琴,溟濛忽散千岩雨。

不问春秋,何拘今古。清音一听忘千虑。

缨尘濯尽百神闲,飘然襟袖思轻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诗人以“一道飞泉”开篇,引出了空旷无人的山谷,其中“积翠”二字形容山色深绿,生机勃勃。紧接着,“潺湲时和七弦琴”将耳边的溪声与琴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溟濛忽散千岩雨”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山中偶发的小雨与广阔天空相联系,不仅增添了诗境的层次感,也映射出了诗人心中的自由与洒脱。下文“不问春秋,何拘今古”表达了一种超越时光的豁然自得,诗人的心境如同山中清泉,不受世俗纷争所困。

“清音一听忘千虑”则是对上述意境的深化和升华,通过聆听自然之声,洗涤尘封的心灵,使思绪得到解脱。最后,“缨尘濯尽百神闲,飘然襟袖思轻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获得的精神净化和心境的空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脱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诗人的笔触细腻,意象丰富,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幽静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作者介绍

张抡
朝代:宋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八十六

前身有何罪,色得涅盘荼。

天下恶风俗,临丧命独车。

男婚不香粉,女嫁著钗花。

尸枥阴地卧,知堵是谁家。

(0)

诗并序·其六十二

少年何必好,老去何须嗔。

祖公日日故,孙子朝朝新。

祇道人祭鬼,何曾鬼祭人。

暂来何须去,知我是谁亲?

(0)

诗并序·其五十

人去像还去,人来像以明。

像有投镜意,人无合像情。

镜像俱磨灭,何处有众生。

(0)

过郑处士山庄二首·其二

僻处开三径,幽居无四邻。

横文彪子褥,碎点鹿胎巾。

断篱栖夜雉,荒砌起朝麇。

薄暮东溪上,犹言在渭滨。

(0)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二

身如内架堂,命似堂中烛。

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

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里。

清贫常使乐,不用浊富贵。

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

(0)

兀然无事·其五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