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荒荒白,长流汨汨浑。
微看隔溪岸,疑带晓霜痕。
野水荒荒白,长流汨汨浑。
微看隔溪岸,疑带晓霜痕。
这首诗描绘了溪水在荒野中的独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深邃。
首句“野水荒荒白”,以“荒荒”二字形容水流所处环境的荒凉与辽阔,而“白”字则点出了水色的清澈与纯净,形成了一种空灵而又清冷的画面感。接着,“长流汨汨浑”一句,通过“长流”表现了溪水的绵延不绝,而“汨汨浑”则描绘了水流的细密与混浊,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微看隔溪岸,疑带晓霜痕。”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溪水的描绘。通过“微看”二字,诗人强调了观察的细致与专注,仿佛在晨曦初现时,仔细地凝视着溪水与岸边的微妙变化。而“疑带晓霜痕”则巧妙地将溪水与霜痕联系起来,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美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清晨的寒意与大自然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溪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赞美。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文章盛自元和间,谁其杰者柳与韩。
二公秋鹗擅神俊,天使侧翅摧誇谩。
卷收万象付寂默,神怪鬼篡皆殚残。
诗书并驰可终古,岂止唐世论不刊。
陋儒睢盱百年后,掺笔仡仡愁脾肝。
问津谁当语博望,初步竟笑非邯郸。
纷纷缃缥洒飞砾,埋没理诣非一端。
之子清才如振绮,绿发照春容激丹。
乡评旧许擅螺水,文战曾是鏖桑乾。
自云从事二公者,用意能到众所难。
新诗遗我章江曲,百首洗出青琅玕。
苍梧云生逼齿润,溟海月借吹衣寒。
由来青萍止三尺,天末斗牛曾上干。
流尘不隔自为快,宁与折铁论凄酸。
何由鞭鲸肃吾驾,看子切云重整冠。
醉侣今何在,寒灯倍黯然。
却应听雨梦,犹是散花天。
老境不自得,客程谁我怜。
晓钟催去路,明日又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