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迫岁晚,班毛混满簪。
游无果下马,坐乏囊中金。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
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羁旅迫岁晚,班毛混满簪。
游无果下马,坐乏囊中金。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
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羁旅之人在岁晚时的凄凉心境。"班毛混满簪"形象生动,传达了主人公头发斑白、年华老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其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坐乏囊中金"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拥有物质财富,但内心仍旧感到空虚和疲惫。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整体的悲凉氛围。尘土飞扬、风声呼啸,以及天色昏暗、雪意浓重,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沉重感。
幸运的是,"幸闻清论数"表明诗人在这种情境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清新的见解或许来自于朋友、师长或者是自己内心深处的领悟。最后一句"竟日解悲吟"则意味着通过这样的交流和理解,诗人的悲伤之情得到了缓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羁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寻找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
二曰:劝君登商山,不用觅商山皓。
云深雪深骡马倒,我愿终南太华变为金。
吾后见之不为宝,我愿九州四海纸。
幅幅与君为谏草,使蹑卨践夔。
逢轩见皞,日环五色。是物得老,如此即商山皓。
商山皓,君不用讨他,他必来相讨。
年年屈复屈,惆怅曲江湄。
自古身荣者,多非年少时。
空囊投刺远,大雪入关迟。
来岁还公道,平人不用疑。
归客指吴国,风帆几日程。
新诗陶雪字,玄发有霜茎。
微月生沧海,残涛傍石城。
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
昔事堪惆怅,谈玄爱白牛。
千场花下醉,一片梦中游。
耕避初平石,烧残沈约楼。
无因更重到,且副济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