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庭芳·其一》
《满庭芳·其一》全文
宋 / 王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满庭芳   押[麻]韵

山耸方壶,潮通碧海,江东自昔名家。

玉真仙子,珰佩粲朝霞。

一种天香胜味,笑杨梅、不数枇杷。

难模写,牟尼妙质,光透紫丹砂。咨嗟。

如此辈,不知何为,留滞天涯。

料甘心远引,无意纷华。

一任姚黄魏紫,供吟赏、银烛笼纱。

南游士,日餐千颗,不愿九霞车。

(0)
注释
方壶: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象征高大。
碧海:形容海水清澈如绿色的宝石。
名家:指有才华或声望的家族或个人。
玉真仙子:虚构的仙女形象。
珰佩:古代女子的耳饰。
牟尼妙质:比喻极美的品质。
九霞车:传说中神仙所乘的华美车辆。
翻译
山峰如方壶耸立,潮水直通碧海,江东自古以来就是名家之地。
玉真仙子,佩戴的饰品闪烁着早霞的光芒。
她的香气比杨梅还要甜美,连枇杷也比不上,难以描绘其绝美。
她的美丽如同牟尼佛的圣洁本质,光芒穿透紫色的丹砂,令人赞叹。
这样的人,不明白为何会流连在远方。
她似乎甘愿远离尘世繁华,无心于世俗的追求。
任凭姚黄魏紫的名花盛开,只愿在银烛下欣赏,无需华丽的车驾。
游历南方的士人,每日食用无数颗水果,却不愿乘坐能乘九色云霞的仙车。
鉴赏

诗中“山耸方壶,潮通碧海”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海景象,展现了诗人宏阔的视野。接下来的“江东自昔名家”表明诗人对于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有所了解和尊崇。

“玉真仙子,珰佩粲朝霞”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玉真仙子形象美好,而珰佩的光芒又与朝霞相辉映,显示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境的追求。

“一种天香胜味,笑杨梅、不数枇杷”中的“一种天香”,可能指的是梅花的清香。诗人以此比喻某种高洁脱俗的情感或物质,不屑与世间凡果相比较,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雅致情怀。

“难模写,牟尼妙质,光透紫丹砂”中,“牟尼”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或是某种道德高尚的人物。整句话强调了这种品格或境界的不易描绘和高贵。

“咨嗟。如此辈,不知何为,留滞天涯”表达了一种对于身处尘世而又无法自拔的无奈与困惑。诗人似乎在质疑自己的存在价值,以及为什么会被束缚在凡尘之中。

“料甘心远引,无意纷华”则是一种解脱的心态,诗人似乎已经看破红尘,对于那些繁华复杂的情感和事务不再有所追求。

最后,“一任姚黄魏紫,供吟赏、银烛笼纱。南游士,日餐千颗,不愿九霞车”中,诗人似乎在享受着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无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只愿意做一个隐逸的南游士,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处世态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尘世与超脱之间矛盾的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王以宁
朝代:宋   生辰:约1090年--1146年

王以宁(约1090年--1146年):字周士,生于湘潭(今属湖南),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只身一人从鼎州借来援兵,解了太原围。 
猜你喜欢

酬别襄阳诗僧少微

證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0)

赠行脚僧

世界曾行遍,全无行可修。

炎凉三衲共,生死一身休。

片断云随体,稀疏雪满头。

此门无所著,不肯暂淹留。

(0)

闺怨篇·其二

蜘蛛作丝满帐中,芳草结叶当行路。

红脸脉脉一生啼,黄鸟飞飞有时度。

故人虽故昔经新,新人虽新复应故。

(0)

中兴歌十首·其九

襄阳是小地,寿阳非帝城。

今日中兴乐,遥冶在上京。

(0)

曲池之水

缓步遵莓渚,披衿待蕙风。

芙蕖舞轻带,苞笋出芳丛。

浮云自西北,江海思无穷。

鸟去能传响,见我绿琴中。

(0)

和太子忏悔诗

玉泉漏向尽,金门光未成。

缭绕闻天乐,周流扬梵声。

兰汤浴身垢,忏悔净心灵。

蒌草获再鲜,落花蒙重荣。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