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太平庵》
《书太平庵》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兴工愿力经营地,楼阁咄嗟金碧开。

满院青春人不管,一庭苍藓客闲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太平庵的寺庙在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兴工愿力经营地”,以“兴工”二字开篇,暗示了寺庙的建造与维护需要巨大的努力和愿望。这里的“愿力”不仅指出了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次句“楼阁咄嗟金碧开”,运用夸张的手法,“咄嗟”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建筑的迅速展开,仿佛在瞬间便展现出金碧辉煌的壮丽景象。这不仅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魅力,也象征着佛法的光辉普照,使人心生敬畏。

第三句“满院青春人不管”,描绘了春日里寺庙庭院的生机勃勃,但似乎无人在意,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祥和的氛围。这里的“青春”既指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含着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寓意着佛法能赋予生命以新的活力与意义。

最后一句“一庭苍藓客闲来”,以“苍藓”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古老与幽静。苍藓生长于庭院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而“客闲来”则表明了访客的悠闲与自在,他们或许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是为了体验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平庵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寺庙作为精神避风港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诗中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是一幅富有深意的画卷。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寄通州徐居厚使君·其一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

海风喧夜永,江日荡春明。

未废青灯读,应添白发生。

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0)

寄马塘范叔刚

海风吹月动苍茫,欲往从君道路长。

羁羽沈鳞徒影响,秋鸿社燕各炎凉。

纷纷忍逐尘埃尽,落落犹期日月光。

想得清吟散愁独,书来金薤剪琳琅。

(0)

挽周南夫寺簿·其三

早岁儒风唱,中年德望尊。

行藏真玉洁,容色自春温。

天与清名剩,人钦大雅存。

寥寥今孰继,积庆在于门。

(0)

挽石应之提刑·其四

昨岁吴门信,勤勤慰我穷。

归来愁未慭,相望渺难同。

契阔今三叹,交游并一空。

哀哀盖棺了,馀论若为公。

(0)

送胡婿晋远赴嘉兴酒官·其二

名世非科目,传家岂搢绅。

纷纷一炊梦,鼎鼎百年身。

看取无穷事,何如不朽人。

侯翁虽龃龉,此话故情亲。

(0)

石庄临大江望江阴君山怀淮阴尉用去年送行韵寄之

日把文书揖上官,恐将心事负儒冠。

尘埃日月忙中度,学问工夫实处难。

莺谷已成经岁别,鹪巢且向一枝安。

绝怜对眼江南北,不得君山并马看。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