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
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
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
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
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
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
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古典诗歌,通过对比松树与槐树的特性来表达出诗人对于品德高尚者和庸俗之人的深刻观察。诗中“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开篇便展现了松树傲立山巅,朝向阳光,象征着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接着,“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进一步描绘出松树直冲云霄,枝干挺拔,形象地表达了君子之心,坚持正直,不随波逐流。
而槐树则被描述为“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它生长于尘世之间,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显得平和且不张扬。诗人通过对比二者的特性,表达了对品德高尚者的赞赏,以及对于那些随波逐流、变态无常的小人的鄙视。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与“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两句,则是从季节的更迭中看出二者的区别。松树在严寒的冬日依旧保持着翠绿的颜色,而槐树则随着秋风落叶,显现出各自对待自然考验的态度。
最后,“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高尚品德的坚决态度,不愿意像那些庸俗之人那样随波逐流。整首诗通过对松树与槐树的对比,传递出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和操守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社会中不同层次人群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