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秾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鍊精魄。

谁能从之游,路有豺虎迹。

(0)
注释
江寒:江面寒冷。
晴不知:晴朗得不明显。
远见:远远看见。
山上日:山上的太阳。
朦胧:模糊不清。
含:映照。
高峰:高峻的山峰。
峭壁:陡峭的崖壁。
横云:横卧的云层。
飘散:突然散开。
翠树:青翠的树木。
历历:清晰可见。
行人:行人。
孤光:孤独的阳光。
飞鸟:飞翔的鸟儿。
碧:碧空。
蛮荒:荒蛮之地。
谁复爱:谁还会欣赏。
秾秀:繁花似锦。
安可适:怎能适应。
避世士:逃避尘世的人。
高隐:高处隐居。
鍊精魄:修炼精神。
谁能:谁能。
从之游:与他们一同游历。
路有:路上有。
豺虎迹:豺虎的足迹。
翻译
江面寒冷而晴朗,山上的太阳遥不可见。
阳光模糊映照着高峰,斜照在陡峭的崖壁上。
忽然间,云层散开,青翠的树木清晰可见。
行人沐浴着孤独的阳光,飞鸟投向远方的碧空。
在这荒蛮之地,谁还会欣赏,繁花似锦的地方又怎能适应。
难道没有逃避尘世的人,选择高处隐居修炼精神。
谁能与他们一同游历,路上却留下了豺虎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避世隐居的向往。首先,“江寒晴不知”和“远见山上日”两句,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清冷而又宁静的早晨场景,给人一种时间停滞、空间辽阔之感。

接着,“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险峻,山峰在朦胧的气氛中显得更加神秘和高远,而“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则描绘出一幅流动的风景画,云卷云舒,树木摇曳,生动传神。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两句中,“行人”与“飞鸟”的动态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这里的“孤光”和“远碧”,不仅是景色之美,更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蛮荒谁复爱,秾秀安可适”表达了诗人对于蛮荒自然之美的独钟与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岂无避世士,高隐鍊精魄”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心声,是在寻找那位能够理解并实践高洁隐居理想的人。

最后,“谁能从之游,路有豺虎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向往,即便是充满危险的蛮荒之地,也不妨碍诗人追求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脚步。这里的“豺虎迹”,既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整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流畅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以及对于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渡口驿遇风

黄沙障天天半昏,炮头风急万马奔。

何人去塞土囊口,天与河流一色浑。

旷野麦苗才尺许,只见风来不见雨。

雨师风伯不相能,彼苍高高奈何汝。

(0)

感怀诗·其三十二

牢落三家村,薜荔垂疏阴。

墙草藉卧犬,庭树楼鸣禽。

深山鹿怀玉,异域鸟吐金。

局促一隅士,可与论高深。

(0)

题画·其五

黄叶山家晓会琴,斜桥流水路阴阴。

东西南北鸡旐社,气象粗疏有古心。

(0)

内苑涵碧亭

苑入黄金坞,桥回碧树湾。

龙池观九岛,鳌禁觅三山。

溜转云车急,花深月殿閒。

从来人罕至,御榻在中间。

(0)

夜泊

乍客情如何,归心坐超忽。

舟行苦淹程,复此江上月。

落帆具午炊,露坐待星没。

市远灯火微,促装暗中发。

(0)

杂兴

朱阳媚初夏,庭宇生闲情。

幽禽奏新响,嘉木敷柔荣。

余寒逗春服,浮阴妨昼晴。

云颓山翠重,雨过林香清。

独步还独坐,取适夫何营。

兴至发高咏,澹然心自平。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