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卿不羞涤器,幼舆偏喜投梭。
叔子自复佳耳,安石终奈乐何。
长卿不羞涤器,幼舆偏喜投梭。
叔子自复佳耳,安石终奈乐何。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何良俊的《放言四首(其一)》中的一句,它以四位历史人物为典故,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态度。"长卿不羞涤器"引用的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他曾从事过洗碗这样的粗活,但并不以此为耻;"幼舆偏喜投梭"则提到东汉名士陈蕃,他喜欢织布,投梭于机,象征着他的勤劳和独立。"叔子自复佳耳"中的"叔子"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里赞赏他的明智和自我修养;最后"安石终奈乐何","安石"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诗人暗示他对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态度有所保留,认为王安石的某些做法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快乐。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不同人生选择的理解和评价,既有对传统士人精神的肯定,也流露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青县拱神畿,东偏连海隅。
弥漫三沽道,众水所沮洳。
长堤束两岸,岁岁劳补苴。
岂不惜金钱,用奠釜底居。
隐隐桑麻村,杳杳烟火墟。
耘锄炙炎日,妇子同劳劬。
良畴幸云茂,指顾盈篝车。
谁撄老蛟怒,浊浪横卷舒。
牵挽一线路,终夜成川涂。
签程苦留滞,过此增感歔。
徒闻走吏卒,喧集流亡夫。
屯云列畚锸,比户征薪刍。
鞭笞塞决口,虫蚁泥涂趋。
哀哉田庐没,沉痛迫肌肤。
堤完复何益,胡不缓须臾。
长官曰否否,河患无时无。
那因尔民患,罪我官守疏。
疏防幸罪脱,遑问民力痡。